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2020年黔东南州“凯里酸汤”品牌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0-11-17 17:23:17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11月17日下午,2020年黔东南州“凯里酸汤”品牌设计大赛暨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培训启动仪式在凯里举行。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秦扬远、黔东南州“凯里酸汤”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黔东南州凯里酸汤产业发展协会、贵州酸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了启动仪式。




 

  据介绍,举办上述大赛,是为了推动“凯里酸汤”区域品牌打造,促进“凯里酸汤”产业高效发展,激励酸汤从业企业和个人在酸汤产业领域品牌设计方面的创新性和积极性,为做大“凯里酸汤”产业提供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支撑。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黔东南州“凯里酸汤”品牌设计大赛;二是黔东南州“凯里酸汤” 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培训。活动时间为2020年11月17日至12月24日,活动内容涉及征集凯里酸汤宣传口号、征集“凯里酸汤”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组合的应用设计或包含“凯里酸汤”字样的全新设计,包括产品外包装、门头、菜单、餐具、企业宣传图片、工作人员服装、门店装潢等设计内容,经组织网络投票评比及专家评比,将选出获奖作品20项(企业组及个人组各10项)。



 

  奖项设置有宣传口号奖项、品牌设计奖项。其中宣传口号奖项设有一等奖(1名) 奖金1000元、二等奖(1名) 奖金800元、三等奖(1名) 奖金500元;品牌设计奖项设有企业组:一等奖(1名) 奖金20000元、二等奖(2名) 奖金10000元、三等奖(3名)奖金5000元、优秀奖(4名)奖金2000元,个人组:一等奖(1名)奖金3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2000元、三等奖(3名)奖金1000元、优秀奖(4名)奖金500元。

  此外,各获奖企业或个人还将获得由活动组委会颁发的黔东南州 “凯里酸汤”品牌设计大赛获奖牌匾或获奖荣誉证书;组织成效明显的3个县市颁发组织奖并给予奖牌奖励。

  “凯里酸汤”是黔东南舌尖上的名片,酸汤产业是一二三产有机融合互惠互利的新兴产业,黔东南州制作酸汤的历史已逾千年,以凯里为主要集聚区的酸汤美食蕴含着丰富的食用价值、养生价值、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深挖酸汤内涵、做好酸汤文化、打响酸汤品牌、做强酸汤产业对黔东南州的酸汤产业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加强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迫切要求和强大抓手。为此,黔东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州委常委任组长,多位关联副州长为副组长的黔东南州“凯里酸汤”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在黔东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下,在黔东南州科技局的关注、统筹和支持下,“凯里酸汤”产业持续、高效、健康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黔东南州酸汤加工及餐饮企业已超过400家,其中获得SC(食品生产许可)认证的酸系食品加工企业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大型餐馆9家,此外,在品牌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凯里红酸汤”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凯里市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酸汤美食之都”荣誉称号,从江香禾糯、黄平线椒、凯里小黄姜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亮欢寨”、“玉梦”、“酿三月”、“苗厨”、“潘小小”、“肖家园”、“老腾鱼酱酸”等一批企业品牌不断涌现。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危机,尽管贵州酸汤声名在外,但酸汤发源于凯里,是苗族世代传承的饮食传统的认知还非常薄弱,当前全省店面标识包含“凯里酸汤”字样的企业大多分布在州外,因此,推动“凯里酸汤”品牌打造,树立统一的品牌意识,形成统一的文化格局,势在必行。”黔东南州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舒永贤说,品牌设计是一个品牌完整形象的体现,对企业及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即将启动的“2020年黔东南州‘凯里酸汤’品牌设计大赛”将重点对“凯里酸汤”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组合的应用设计或包含“凯里酸汤”字样的全新设计进行征集评选,希望通过大赛的开展促进“凯里酸汤”品牌创意水平及文化内涵的提升,进一步推动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协同发展。



 

  启动仪式上,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秦扬远同志宣布2020年黔东南州“凯里酸汤”品牌设计大赛暨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培训活动启动,与会领导共同启动水晶球,标志着上述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还巡览了酸汤展品。

责任编辑:周玉梅【收藏】
上一篇:大十字街道“四个学”促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
下一篇:月休8天,晋升快+技术培训......贵州斯巴秀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招聘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