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馆藏千两将成为中国文化原子弹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1-16 17:19:10  来源:吕梁网   

茶马古道 黑茶早已通天下

中国丝绸之路,承载古老的中华文明,闻名天下。世人却不知,中国的丝绸南北各有一条,南方的“丝绸之路”也被世人称作“茶马古道”。在滇、川、藏三角地区的茶马互市中由马帮踩出的茶马古道,沉淀着差不多2000年的丰厚历史。这条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是世界上最美丽、最险峻、最跌宕起伏的道路,而茶叶就是这条古道上最耀眼的文化标志。

据史料记载,在公元10世纪前后,以牛羊肉等为主食的边疆少数民族,发现长期饮用黑茶能分解脂肪,促进消化,防止燥热。旺盛的“边销”需求,在当今益阳安化县境内产生了官方的“茶马司”。湖南安化黑茶由马帮携带,从湖南入四川,沿“茶马古道”输往西藏、新疆或内蒙,进而销往尼泊尔、印度和中亚、远东。“边销茶”就是当年安化黑茶成名于茶马古道的一个独有称号。“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明代文学家汤显祖的《茶马》亦真实记录了黑茶在中国古代茶马交易治边制度中的重要作用。

历史虽已成过去,却能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安化黑茶作为中国茶文化历史中最耀眼的明珠,源于盛唐、兴于明清,成名于大红袍与西湖龙井之先,排名于云南普洱之前。却一直以低调的姿态在中国茶文化中吐纳幽香。

重建古道 馆藏千两横空出世

茶马古道,一条湮没已久的古代商路,一段曾经辉煌的国际商业传奇,安化黑茶闻名于此,流遍九洲。而今安化黑茶将迎来更大的历史契机。习主席在近期访问俄罗斯时多次提到要重建丝绸之路,让其在新世纪重新焕发新的生机。

中国古老文明经过历史的洗练与沉淀,在如今的科技时代越具光彩与魅力。作为中国文化老三样——丝绸、茶叶、瓷器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成功人士争先追捧的对象。习主席大力主张重建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作为中国三条“丝绸之路”之一,南方丝绸之路重建不仅让安化黑茶再次迎来发展新机,也将再次疏通中国与东亚、西亚各国的文化桥梁和贸易线路,茶马古道即将走出历史的尘埃,蕴含无限商机。

安化黑茶作为茶马古道上的主角,也将在世界舞台描绘更为绚丽的画卷。由此,今年安化黑茶推出黑茶的顶级品牌——馆藏千两,采用传统千两茶的“非遗”传统工艺,力保其高端品质,茶身是由皇室金黄布袋包装而成的蟠龙柱,散发出高贵、尊荣的气质。馆藏千两顺势而出,将绽放更传奇的色彩与魅力。

馆藏千两 中国文化原子弹

馆藏千两一经推出,如同中国文化的原子弹,汇聚了全世界的目光。馆藏千两,集原始古朴的自然之美、粗犷之美和大气之美于一身,不仅被加冕为“中国茶王”,亦成为中国茶文化史上最重要的篇章。

馆藏千两其千两茶工艺2008年6月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中国故宫博物馆、台湾故宫博物馆、东京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博物馆稀世珍藏。其近来在深圳、广州、山西等各大著名的城市上乃至世界舞台上都惊艳亮相,且斩获2013山东青岛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以及在大型的国际机场均设立其专卖店,频频大动作均能证明馆藏千两以茶王之尊贵身份,强势入驻国内及海外市场,就如一枚文化原子弹,让国内海外为此震惊!

茶王复出,黑茶复兴。馆藏千两继承发扬千两茶的“非遗”铸制工艺,它承载与沉淀的是超越半个世纪的沧桑底蕴,茶马古道重建,馆藏千两将作为最具中国风韵的元素,成为古道上的重要文化输出符号。

一部黑茶的文明史就是安化的风华剪影,“馆藏千两”作为白沙溪半个世纪的成就之作,携带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重新抒写中国茶文明的不朽传奇。

责任编辑:戴正国【收藏】
上一篇:宝龙达:一支硅酮胶粘结亿万商机
下一篇:茶王梦,湖南比方文山早了15年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