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他们在三尺讲台上,培育着祖国大花园里的花朵,那么,在贵州省丹寨县各所中小学的食堂里的200名食堂工人们,就是护园人。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在灶台上默默耕耘、奉献,守护着孩子们吃得饱、吃得好的梦想。
清晨六点,当学校孩子们还在睡梦中,扬武小学的食堂里,11名食堂工人系上围裙,开始了清晨的忙碌,扫地、切菜、烧水、每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在这里,她们要负责孩子们全天的早餐、中餐和晚餐。如何将营养午餐的食材,在荤素搭配合理、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弄出新花样,还要让孩子们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全靠这11名食堂工人每天在灶台边不停地“变戏法”。
杨宏菊,是两年前来到学校的食堂工人之一。每天,杨宏菊都和孩子们的“吃”打交道,清晨五点半上班,晚上七点下班,靠着一份执着的关爱,杨宏菊和其他工人们,默默坚持着、奉献着。
为了保障孩子们下课就能吃上丰富可口的饭菜,在下课前,工作人员就做好所有的餐前准备工作。中午十二点,1106名学生伴随着清脆的下课铃声涌出教室,飞奔食堂,大家排着整齐的长队,从餐厅窗口接过香气四溢的饭菜,尽情的享受着阿姨们暖暖的关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时候,也是食堂工人们最开心的时候。
据了解,丹寨县共有31所学校,18054名学生享受国家营养午餐改善计划。200名食堂工人,分散在全县六个乡镇的不同教学点,起早贪黑、辛勤耕耘,甘当“护园人”。(张燕 彭杰)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