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会场:
“会议管家”提供贴心服务
“今年举行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规格提高、规模更大,这对主会场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给嘉宾提供更优质服务,我们总结了经验,在服务上创新了很多工作方法。”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公关部工作人员刘璨璨说。
其中“会议管家”就是今年的创新举措。会议中心在每个会场设一名“会议管家”,为参会嘉宾提供服务,并负责在会议开始之前进行设备检查、会场布置等工作。“会议管家”还会随时注意会场的温度变化,及时调控温度,让嘉宾感觉舒适。会议结束后,“会议管家”会仔细检查参会嘉宾的坐席,发现嘉宾丢失的物件会及时收放好并进行“失物招领”。
为构筑“无障碍”的语言环境,会议中心定期对员工进行基础英语培训,遇到外宾需要服务时,工作人员可以与其简单交流。“经过培训和锻炼,300多名员工在应对能力、工作技能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将为论坛提供更周全、更细致的服务。”刘璨璨说。
城管:
“一对一”管理酒店周边环境
“为保障服务工作万无一失,除整治市容环境外,市城管局还专门在嘉宾入住酒店周围安排人员一对一定岗管控。从7月18日开始,每天7点至24点不间断巡逻,对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基础设施等进行全面巡查。”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筹备工作中,我市城管部门将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观山湖区范围内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楼群院落、窗口部位、建筑工地等作为整治区域,从6月5日开始就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摸排、清理。6月16日,城管部门对重点整治范围内的人行道、车行道、通车桥梁、涵洞、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进行全面冲洗;清除中间隔离带、道牙边沟积尘;对渣土运输污染严重的路段进行严格管控;对破损路面、“眨眼石”、排水不畅等市政设施问题进行及时修复、疏通等。
此外,城管部门还实行包保责任制,成立8个督导组,对政要、嘉宾接(送)机线路,巴士线路和嘉宾入住酒店及“二环八路”市容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检查,并协调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
卫生:
开通就医“绿色通道”
7月18日至21日,我市卫生部门将安排两个梯队、10家医疗机构为论坛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包括市一医、二医、五医,市肺科医院,省交通医院等。第一梯队由上述医院派遣高素质医护人员分驻嘉宾下榻酒店,安排1个救护车组待命。第二梯队包括市一医、二医、五医,专门负责对传染病、化学中毒等进行医疗救治。各相关医院还开辟“绿色通道”,方便嘉宾和工作人员看门诊、住院,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对擅离职守、工作不力的将坚决予以问责。
“各大医院挑选的都是临床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医务人员,以全力为论坛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说。
酒店:
专设“接待服务中心”
在嘉宾入住酒店设置“接待服务中心”,是服务论坛的创新之举。服务中心启用之前,工作人员先参加多次培训,熟悉酒店环境及入住嘉宾的相关信息,为嘉宾提供地点提示、资料发放、临时用车安排等服务。
此外,酒店内工程部、餐饮部、安保部和后勤部等各部门共400余名员工分组组建若干个服务小组,由酒店“一把手”负责,24小时为嘉宾提供优质、细心的服务。
论坛后勤保障组还强化对涉会酒店、会场等区域的检查力度,包括食品卫生、水、电、气和通讯工作准备,加强对会场水压监测、供水管网的日常巡视等。
公安:
各警种组成“安保专班”
今年5月底,市公安局就开始筹备论坛安保相关工作,而由各警种组成的“安保专班”成为一大亮点。
“‘安保专班’由特警、交警、消防、治安等各警种组成,主要根据各工作岗位的职责相互协作,确保论坛期间的治安、交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秩序,以面保点,确保会场秩序稳定。”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各警种已多次结合各自任务开展现场踏勘、演练等,强化巡逻防控,为论坛举行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观山湖区:
高标准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由于论坛将在位于观山湖区的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观山湖区肩负重任,承担起“协办”任务。该区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原则,认真筹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项工作。
为此,观山湖区成立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城区主干道、重要场所、相关路段、参观沿线及参观点周围市容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等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与整治工作。
绿化景观提升。5月以来,该区重点抓好云潭路、观山路、北京西路及黔灵山路四条骨干道路的绿化景观提升工作,摆放动物造型植物、种植红叶石楠球、移栽银杏等。
城市垃圾清运和环境综合整治。该区环卫部门进行垃圾中转站建设和公厕改造维修,确保所有公厕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整洁、排水通畅、标志清晰、装饰得体。安排人员巡查城区重点区域和路段的环境卫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对受野广告污损的道路灯杆、信号箱、公交站台进行喷漆作业,并增加果皮箱等。
市容整治。全面开展为期100天的市容环境专项集中整治,依法取缔各类违章占道经营、门面延伸占道、非法占道洗车及违反“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行为,对非法悬挂、张贴的户外广告进行全面清理。5月至6月取缔违规设置布幅700余幅,大规模美化工地围墙面积4万余平方米。采取24小时不间断值守与固定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范围内的非法倒土场进行严防死守,封闭非法倒土场4个。
路灯、亮丽设施维护管理。成立亮丽管理办公室,对现有亮丽设施进行分类统计,建立档案,拟定维护标准,安排施工队伍全面检修维护,并通过远程控制中心实现对部分路段的亮丽智能化控制。对黔灵山路、北京西路、观山路、云潭路路灯设施进行检修维护,更换节能灯1.7万只,新增八匹马转盘自行车模型LED灯32套、透光灯7盏、改造电缆400米,确保亮灯率不低于98%。
市政设施维护。5月以来,该区共抢修、更换进水井盖座等300余套、进水井补盖490块,人行道彩砖挖补维护2.2万余平方米、破损道沿维修更换6500余米。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