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纪委监察局,是你们帮我们追回了厕改押金;是你们使我们免受了损失;是你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与关怀……”3月21日,前来雷山县城赶场的方祥乡格头村委会主任杨正威在县纪委监察局“赶集日”接访处,双手紧紧握住雷山县纪委接访领导的手兴奋而又激动地说。
这事,还得从2008年3月县卫生局在格头村实施改厕工程中说起。那年,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改厕工程,县卫生局向格头村83户受益户每户收取了400元的押金,并承诺只要是农户自己施工完成后经验收合格的,县卫生局会退还押金。但不知是何原因,已经自己施工完毕的60户农户大部分至今尚未领回押金。因此,在县纪委监察局“赶集日”接访活动中,县纪委书记接到了格头村支书杨正荣、主任杨正威的反映后,引起他的高度重视,并马上组成调查协调小组进行调查。经了解,该项目完工后,县卫生局已把这60户的押金交给了时任村会计杨某代领,并要求杨某带回去以后如数退给村民。但杨某只将部分押金退还给部分村民,剩余的46户,共计18400元尚未退还。自那以后,杨某便长期外出打工不归,谁都无法与之取得联系,使此事的调解工作陷入了疆局。县纪委书记杨胜军随后又立即组成专案协调小组进行调查,并多次亲自过问,亲自协调,最后,先由县卫生局负责将18400元改厕押金退给余下的46户村民,等杨某打工回来后,再责令他把钱退还给县卫生局。至此,持续多年的村民厕改押金退还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村民们称赞:“县纪委监察局转作风、改方法、抓‘三访’,充分利用赶场天开门大接访,这种便民为民的好风气,深得民心。”
村委主任杨正威告诉记者:“46户的1.84万元钱,每户400元这些钱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但对于雷公山深处的贫困村民来说,可不是一笔小的数字。如今能退回到我们村民的手中,全得益于县纪委监察局转作风、改方法、开门大接访活动。这种设在基层民众中的接访工作,给老百姓们反映问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每逢赶场的日子,我总要到县城来转转。今天,恰巧遇到县纪委的领导在大十字“摆摊”,400元的押金才顺利地回归到主人的手里。”
今年开展“赶集日”接访以来,雷山县一个个“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丹江镇水电村搬迁户村民莫某反映:丹江镇水电村新村16户一年多无生活用水,长期饮用河水,群众意见大。接到反映后,县纪委书记亲自过问,并多次与拆迁办、住建局等单位协调,进行督办,终于让搬迁户喝上了放心自来水。一件件涉及民生的问题得到了满意解决。
3月以来,县纪委监察局已在县城先后开展了3次“县纪委监察局赶集日接待”,县纪委监察局领导面对面地倾听群众的诉求,耐心地做解释,积极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有效化解了群众的矛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扩大接访面,县纪委监察局变群众“上访”为纪检监察干部“下访”,变层层转办为“一竿子插到底”直接查办,不让百姓背着问题跑来跑去。从3月起,该县把大接访与主动下访结合起来,拉开了县纪委监察局领导下基层接访活动序幕,每逢乡镇的赶集日轮流到乡镇街上挂牌接访,同一天有多个乡镇赶集的,只选一个乡镇接访,原则是到大乡镇或信访问题多、信访矛盾突出的乡镇。县纪委监察局领导接访的重点是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内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下访日活动前,县纪委监察局都在乡镇党委政府门口、村委会等公共场所张贴公告等方式,提前一到两天把接访的时间、地点、领导等内容进行公告,让更多的群众知晓,及时应访。同时,还针对有较大影响、有发生群体性事件苗头和问题较为突出且长期未得到解决的以及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问题开展走访活动。
“对于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只要我们不推、不躲、不怕,带着感情做工作,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给群众把政策讲透,把道理说清,再难再大的问题总是能得到解决的。”雷山县纪委在“赶集日”接访活动中要求,“针对受理的信访问题,重点采取当面回访和办结回访的方式,按照‘谁接访、谁负责’的原则,将处理结果答复上访人,听取其意见,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以开展“赶集日”接访活动为载体,转变干部作风,改变方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去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不断地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雷山县纪委监察局自开展“赶集日”接访活动以来,累计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次,全县各乡镇共接访受理问题23件,办结9件,收到感谢信11件,发放《信访条例》、《便民服务手册》、“两违”清理、惠农政策、“9+3教育计划”、森林防火等宣传单等共计5万余张。目前,雷山县纪委监察局的“赶集日”接访活动中,已向纵深发展,并使信访工作形成常态化坚持下去。( 杨光美 李军 李显翠)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