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茶旅产业壮大雷山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1-09 14:55:24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2012年,雷山县接待游客60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91亿元。实现茶叶综合产值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茶产业收入达980元。在两大产业的强劲带动下,去年该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93亿元,同比增长1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7亿元,同比增长60.9%;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2.28亿元,同比增长18.2%;财政总收入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40%;农民人均纯收入4614元,同比增长18.9%。

  近年来,该县坚持在共性中显特色、在特色上求发展,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现特显优、奋力赶超、推动跨越”发展主基调,按照“一业带三产”发展模式,深入实施“环境立县、旅游强县”发展主战略,全力打造“全国旅游名县、贵州茶叶大县” 两张名片,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好发展。

  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 举力打造“全国旅游名县”品牌

  雷山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有世界第一苗寨——西江千户苗寨,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郎德上寨,雷公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300个多元化苗族文化村寨。还拥有苗族芦笙舞、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鼓藏节等13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变文化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该县紧紧抓住黔东南州打造“雷公山苗族原生态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经济圈”和加快建设“环雷公山苗族文化旅游区”机遇,大力实施“旅游强县”战略。尤其是通过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贵州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海世博会西江公众论坛”等重大活动平台,使雷山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高,先后荣获“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中国苗族银饰之乡”、“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县”、“贵州省十大最具影响力风景名胜区”等称号,民族文化旅游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支柱产业。

  县委书记黄清发说:“坚持开发与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围绕打造‘全国旅游名县’的目标,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全方位加强景区景点建设,努力把雷山建设成为苗族文化生态公园县和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站在2020年实现与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该县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提升西江景区、打造雷公山景区、开发郎德景区,并纳入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启动实施“古苗疆走廊”和“苗乡十景”项目建设。坚持举办苗年文化周等民俗节日,全力打造大型苗族史诗性歌舞实景演出,积极开展全球“苗族文化•雷山论坛”等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雷山对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旅游业“六要素”全面带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互动发展。到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达700万人次以上,力争达到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0亿元以上;2020年,全县接待游客达15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亿元以上。

  变荒山资源为经济资源 向“贵州茶叶大县”迈进

  雷山种茶历史悠久,雷公山银球茶曾在首都北京香飘一时,但毕竟是规模小,品质上不来,逐步走向低谷。进入二十一世纪,雷山领导决策层审时度势,把茶叶发展作为实现县域经济后发赶超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举力打造“贵州茶叶大县”,先后出台《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补充意见》等激励政策和措施,每年设立300万元的茶叶发展基金,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加快茶叶产业发展。2010年以来,共争取国家茶叶专项资金3050万元,整合资金5353 万元,加大对茶园基地建设的投入,茶园面积迅速扩张。目前,该县建有茶园10万亩,去年实现茶叶产值达4.2亿元, 种植茶叶农户达1.05万户、4.7万人。雷公山“银球茶”先后获得“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鹤杯奖”、 “轻工部优质产品奖”、 “全国食品行业名牌产品”、 “贵州省名优茶”、 “贵州省名牌茶产品”、 “贵州省茶叶行业著名品牌” 、“贵州省著名商标”,“贵州省十大名茶”。该县还围绕茶产业发展加强配套服务工作,修建茶叶公路151公里,建沼气池2240口和集雨小水窖1220口。

  今年该县出台更多丰厚的奖励措施,加快茶叶产业发展步伐,对在有影响力的全国性茶业博览会中获得茶叶品牌金奖的,政府一次性奖励4万元;对各企业、科研机构在茶叶新产品开发获得国家专利的,政府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引进茶叶加工设备、更新生产工艺且生产的茶产品经专家评定,其质量达到国内国际同类茶产品先进水平的企业和初级加工厂,政府分别一次性奖励10万元、3万元;获得“中国十大名茶”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等。加大对用田、土种茶农户的补助力度,除了在整地环节补助外,还要在种苗、专用肥方面进行补助,在茶叶收购环节给予奖励。每年整合项目资金4000万元以上用于发展茶产业。充分利用小微型企业发展、妇女创业基金等政策,不断扩大茶叶产业项目和茶叶企业资金的投入。

  “到2020年,全县农民人均茶叶2亩以上,茶园基地规模达20万亩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茶叶收入6000元以上。”雷山县委副书记、县长袁刚信心十足。(潘国雄)

责任编辑:wenxiaosheng【收藏】
上一篇:全州森林资源“两证”结算暨森林管理业务培训会在雷山召开
下一篇:州检查组对雷山县“一事一议”资金进行监督检查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