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财经 > 正文

金价跌至成本价 中国大妈愈跌愈补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7-05 09:33:54  来源:新华网  



  今年以来,不断下跌的金价已累计下挫近三成,继4月中旬暴跌后,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6月28日)国际金价更是跌至1200美元/盎司成本价区间。金价再次走低,“挑”动国内部分“中国大妈”们再次出手抄底补仓。业内专家提醒投资者,“成本价”不一定是“止跌价”,“急刹车”后金价仍有下“砸”空间,投资风险大。

  金价持续“疲”势 千二“成本价”甩卖

  今年4月以来,黄金遭遇大规模抛售,金价一度创下30年来最大跌幅,整个二季度金价更是创下1920年以来的最差纪录。6月28日,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伦敦现货黄金盘中报出1180美元/盎司,失守1200大关。

  “全球平均采金成本在950-1150美元,国际金价正在不断接近黄金矿产开采的综合生产成本。”上海黄金交易所专家顾问李骏说,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宣布今年提前放缓QE3步伐,并计划在2014年中期全面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消息传出后,美元走强趋势明显,对金价形成更大的下行压力。

  随着金价的持续走低,包括高盛、德意志、汇丰、瑞银、摩根史坦利、法国兴业银行(9.36,0.23,2.52%)等多家国际金融机构相继下调金价预期。高盛更是将2013年黄金均价下调至1300美元,2014年黄金均价下调至1050美元。

  业内专家表示,虽然黄金价格是全球金融市场交易的结果,金矿并不具有定价权,但金价低于开采价格“甩卖”,将压榨黄金生产商利润,使其面临停产歇业风险,并由此导致生产商逐渐减产来应对日益增长的成本支出。

  愈“跌”愈“补” “中国大妈”再出手

  金价不断下挫,让多数4月底抢购黄金饰品的“中国大妈”被套牢。5月以来,“中国大妈”们一直“按兵不动”,但当国际金价6月底跌至“成本价”后,各地的“中国大妈”们有些按捺不住。

  据综合媒体报道,黄金价格上周末再次大跌后,南京、广州、长沙等地金店内人气渐旺,虽然没有出现一些“豪单”“大单”,但出现了不少“阶梯式”购金的市民,虽然每次购金量不多,但购金频率较高,隔三差五地就会来买一些。

  “主要是希望趁跌补货,摊薄成本。”南京市民张女士说,“我在今年4月份黄金暴跌时买了500克黄金,当时以为抄到底了,没想到现在金价更低了。如果今后金价再跌得厉害,我还会出手再买一点,以平衡成本。”

  “现在金价已跌到1200美元/盎司了,还能怎么跌下去?”在不少“中国大妈”们看来,1200美元/盎司附近的成本价就是金价“底线”,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黄金饰品消费者和实物金条投资者的抢购热情明显降温,但“中国大妈”们购买黄金的热情并没有降至冰点,其消费和投资理念与方式更趋向理性。

  金价“急刹车”后仍有下“砸”空间

  “成本价不是止跌价,也不是底线价。”李骏说,不要以为跌到了成本价就不会再往下跌,虽然在6月底暴跌后国际金价在本周一、二连续2个交易日收阳,给疲软不堪的金价带来曙光,但这波回调难改金价下跌大势。当前美国经济数据总体向好,美元走强,黄金价格未来必定承压下行。

  采访中,多数专家表示“坚决”看空,认为金价下行趋势不会因为短暂的反弹而发生改变。“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是欧洲货币政策决议以及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的公布,这些消息的好坏将为下半年为现货金价走势给出指引。”

  黄金虽然在消费市场有些许“失宠”,但不断走低的金价还是让不少投资者看到了投资机会,他们认为在全球货币滥发的大背景下,黄金仍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抗通胀工具。

  兴业银行贵金属分析师蔡佩野认为,相较于“中国大妈”在消费市场只能做“多”,在资本市场中“淘金”的投资者可以更灵活地进行“做多”“做空”双向交易,只要对行情判断准确都可以赚钱。

  蔡佩野说,目前,纸黄金、黄金期货以及黄金T+D等都是可以做“空”,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偏好与熟悉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品种。

  理财专家表示,今年以来,黄金作为对冲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风险工具的吸引力逐渐减弱,未来中长期看,金价跌势难改。因此,投资者除了选择更加灵活的投资方式,也可尝试短期投资,即抓住每天价格的小波动做投资,而不是做长期买卖。


 

责任编辑:zhuyanping【收藏】
上一篇:房产调控将有长效机制 专家称信息联网早晚的事
下一篇:英中介证实平安保险2.6亿英镑伦敦买楼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