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旅游 > 旅游 > 正文

浓郁的民族气息:苗绣传人传女不传男(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4-03 09:45:42  来源:宁夏新闻网  

 

浓郁的民族气息:苗绣 传人传女不传男(图)

吴通英作品(来源:资料图)



  宁夏新闻网讯  “苗绣要传承下去,一定要本民族的女孩儿穿起来,一定要让她们穿上各式各样的苗装。这是我的基本观点。”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上,一位观众对苗绣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吴通英的苗装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吴通英的苗绣作品十分精美,色彩艳丽,造型古朴,形象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

  这位观众提出,想穿上苗装拍照留念。吴通英说,展品是不能试穿的。“不过你可以穿我的衣服拍!”说着,她把自己穿的苗装上衣外套脱下来,递给观众。

  观众穿上了吴通英的苗装。“好看,好看”,吴通英笑着说。

  吴通英今年61岁,她5岁学习苗绣,7岁学习苗族古歌。五十多年来,她把苗族古歌讲述的故事融入苗绣当中,成为同时精通苗绣和古歌的工艺大师。年纪大了,社会活动又多,她越发重视苗绣的传承。“我身边学的时间长、悟性好的学生,不超过5个。”她对本刊记者说。

  第一次穿上自己制作的苗族盛装

  1951年,吴通英出生在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塘龙村。塘龙村是一个山清水秀的苗族村寨。“寨前是清水江,江水很深,我们认为,江水中间就是龙居住的地方。”吴通英回忆,“我们的寨子在江边,后面有田坝,再后面是山,风景美,生活好。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赛龙舟,龙舟要先到我们寨子前转一圈,喊龙起来。塘龙村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吴通英有一个苗语名字叫“技朵”,意思是“一朵珍贵的花”。吴通英家境殷实,她是家里的独生女。苗绣传女不传男,5岁时,她开始和母亲、外婆学习苗绣技艺。

  “苗族女性也不是人人都精通苗绣,家里有吃有穿,才会专门去学。”吴通英说,“传统上,男孩读书,女孩不读书,那时家乡已经有了学校,女孩愿意读也可以读,不会有人笑话。我自己还是愿意到学校去学识字,但是妈妈和外婆怕苗绣的工艺失传,非要让我学,学习苗绣一定要专心,一上学,就学不了了。”

  苗族没有文字,民族的传说和历史,靠《苗族古歌》口口相传。古歌中描述的各种形象被绣在苗装上,代代传承下去。塘龙村里有会唱苗族古歌的师傅,白天,师傅去劳动,晚上,她和寨子里的其他小伙伴聚到师傅家中,纺棉花,唱古歌。

  “古歌是谁都可以去学的,但是有些人,学着学着就打瞌睡了。我觉得,学古歌和读书一样,学进去了,就感觉到其中的美。”吴通英说,“古歌中讲到天地、日月是怎么来的,哪个神仙最厉害……我完全相信古歌里面的故事。我7岁开始学古歌,到了9岁,就可以在节日、聚会上和人对歌了。”

  一件刺绣精美的苗族盛装,制作过程要几年。吴通英十二三岁的时候,苗绣学习进入到关键阶段。“那时候,妈妈连水都不让我挑,因为苗绣要求很高,如果手粗糙了,绣出来的效果就不好。”

  15岁的吴通英第一次穿上了自己制作的苗族盛装,“人家当面不说,但是背后都在讲,吴通英的衣服怎么这么好看呦!”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侗族大歌"空降"酒吧前途生存和传承一样重要
下一篇:著名画家戴顺智日记三则:我去黔东南看斗牛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