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雷山县文化旅游开发撬动经济转型发展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3-30 16:16:13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早春的雷山绿意盎然,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掀高潮。3月30日,笔者在西江文化产业园区现场看到,几台挖掘机隆隆作业,工程车辆来回穿梭,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据了解,在占地950亩,总投资1.26亿元的西江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营上综合服务区于去年全面动工,现已完成营上一期茶香寨休闲区风貌整治工作,预计于9月底竣工,营上综合服务区将成为西江游客吃、住的重要承载体。

  工业经济不占优势的雷山,民族文化资源却非常丰富,为加快转型、实现跨越找到一个载体。近年来,雷山县按照打造全国旅游名县的目标定位,坚定不移地把文化旅游开发放在龙头产业地位,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努力构建大旅游产业体系,先后编制了西江千户苗寨、郎德、雷公山、丹江文化旅游产业等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了等企业加盟雷山旅游景区开发,打造出了以西江千户苗寨、雷公山、郎德苗寨、新桥为代表的景区景点10多个,开工建设了雷公山国际大酒店、黔森大酒店、苗疆假日酒店等一批星级旅游宾馆,对全县110余家农家乐进行了整体改造。成功举办了 “中国·雷山苗年节”、“上海世博·西江公众论坛”、 “万人品茶文化”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形成了集风情体验、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科考探秘等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和优势互补的大旅游格局,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苗族银饰之乡”、“贵州省十大最具影响力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县”、“贵州省文明县城创建先进县城”、“中国最美的小城”等称号,这些民族文化品牌,犹如一块块金字招牌,引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潜力股”。

  2011年,雷山县接待游客353.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57%和214.39%。

  该县围绕旅游大力发展银饰、剌绣、服饰等民族轻工业,使民族工业与旅游“联姻”,引进香港 实业有限公司和苏州美术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兴办年产10万件以上的民族服饰加工厂;围绕旅游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农业产业化融入旅游产业开发,兴建茶叶、无公害蔬菜、果品、黑毛猪和中药材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让茶园基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丰富旅游内涵;围绕旅游搞城建,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考虑文化旅游功能,植入文化旅游基因,赋予文化旅游内涵,相继铺开了民族文化广场、木鼓广场、民族文化铺设、河岸民族文化石栏等各类城建重点工程12项,一个“城在山中坐、园在林中建、水在城中流、人在画中游”的魅力山城展现在世人面前。

  雷山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助推县域经济优化转型。去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6亿元,同比增长93.9%,其增速为历史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80元,增速居黔东南州第一。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8:21:51调整为2011年的25.4:23.4:51.2。(潘国雄)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州教科所专家莅临雷山民中指导高考备考
下一篇:【多彩贵州踏春行】雷山:体验魅力激情之旅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