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相关负责人回应全国自来水“合格率仅50%”说
出厂水质达标率为83%
专家称:即使出厂达标,陈旧管网也难以保障到户水质
【核心阅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主任邵益生接受专访时表示,按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为83%。城镇供水总体安全,近年来水质不断提高。
而专家指出,目前国内能够有能力完成新标准106项指标全检测的自来水厂寥寥无几。目前我国的供水水质测定都是以水厂的出水水质为主,而入户水龙头的水质状况却无从知晓。各地的核心水质检测中心绝大多数在人事关系和经费来源上隶属于当地自来水公司,水质检测数据的可信度不足。
………………………………………………………………………………
近日,“全国普查自来水合格率仅50%”的消息,让城市供水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5月10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主任邵益生接受专访时表示,2011年,监测中心会同有关单位组织国家认可的专业水质检测机构,对占全国城市公共供水能力80%的自来水厂出厂水进行了抽样检测。按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为83%。
“我国城镇供水总体安全,近年来水质不断提高。”邵益生表示。
达标率从58.2%提高到83%
今年7月1日起,2006年有关部门重新修订颁发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全面实施。新标准将原有35项水质指标大幅度增加到106项,指标限值也越加严格,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的水质标准接轨。
据邵益生介绍,在这样一个高标准的要求下,2008年、2009年,住建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组织对全国4457个城镇自来水厂进行了普查。按新标准评价,当时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与标准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其中城市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为58.2%,且明显好于县城和建制镇。这是水源污染导致的自来水厂取用的原水水质下降、原有供水设施工艺落后和投入不足等因素导致的。
20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国家水专项有关专家编制并发布了《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各地针对自来水达标问题,采取升级改造水厂和管网、强化运行管理、更换水源等措施,积极应对新标准的全面实施。
“城市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由2009年58.2%提高到2011年83%,说明在新标准的引领下,我国城镇供水水质正在逐步提高。”邵益生说。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供水设施迅速发展。截至2010年末,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6.68%。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