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榕江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召开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1-03-10 09:05:54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3月9日上午,备受万众瞩目的榕江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县文化宫隆重召开。来自全县各界178名代表牢记人民的嘱托,汇聚一堂,庄重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神圣职责,共商榕江发展大计。
会议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胜侯主持,白跃军、肖克、叶东山、杜贤伟、成兵、吴鹏、杨胜鸾、赖燕祥、吴兴家、周利雄、赖峙、魏鲁明、李延安、杨光涛、陈德科、罗康健、赵顺静、石瑞鸾、杨再亮、文艳琴、石庆光、关钟等在主席台就座。

    大会听取了县人民政府县长肖克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分为三个部分:“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

    《报告》首先从六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十一五”时期以来全县各方面的工作。“十一五”时期,县人民政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全县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群众奋发图强,真抓实干,努力克服了雪凝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和罕见旱灾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县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较快的增长,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成为榕江县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协调发展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十一五”期末,全县生产总值增加到19.09亿元,年均增长15.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到9.1亿元,年均增长31.61%;财政总收入增加到16028万元,年均增长31.95%,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增加到26.83亿元,年均增长29.59%,贷款余额增加到19.18亿元,年均增长27.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到5.7亿元,年均增长19.7%。

    《报告》强调, “十二五”时期既是全县可以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时期,更是扩充总量、推动跨越的攻坚期。今后五年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举全县之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努力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二是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三是着力加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积极推动服务业发展,培育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五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六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报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到“十二五”时期,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0亿元,力争8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力争12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6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0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5%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0%;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年均增长1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州下达的指标内。

    《报告》指出,2011年,是我县抢抓机遇,全面启动“十二五”规划,打好基础的关键年。做好今年的工作,确保开好局、起好步,对全面推进榕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更好更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提升经济总量;二是更好更快推进“城镇化带动”战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三是更好更快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四是更好更快促进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五是更好更快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六是更好更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报告》最后号召,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要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为顺利完成今年和全面完成“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实现榕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梁怀全 梁国红)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榕江县掀起春耕备耕热潮
下一篇:榕江县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保春耕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