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凯里至雷山至西江至三棵树旅游环线公路的不断建设和完善,雷山县依托地域特色打造三个民族文化经济走廊带日益凸现。
雷山素有“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的民族文化奇观,300多个多元化的民族村寨,组成了比较完整的苗族文化体系,形成了地域性标志和差异化战略。该县借势打造三个民族文化经济走廊带,突出以建西江至县城22.3公里城镇一体化苗族文化为特色,将西江千户苗寨打造成为极具影响力的“世界最大苗寨”和顶级苗族原生态文化体验区的民风民俗经济走廊带;突出民风民俗特色,彰显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魅力的巴拉河乡村旅游文化走廊带;突出以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特色打造雷公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力开发苗岭之巅、莲花坪、大塘湾、响水岩、格头秃杉群等景点,修建蚩尤顶、蚩尤陵,建立雷公山休闲度假中心、生态科技园、雷公山户外运动暨科考探险基地,构成雷公山自然景观与森林生态旅游风景名胜区融入凯里苗族文化经济走廊带。
目前,该县以三个民族文化经济走廊带为平台,深耕祭祖文化、图腾文化、歌舞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农耕文化、巫术文化、苗医文化、婚姻文化等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深度打造西江产业园区、苗族文化博览园、苗族演艺会展中心、雷公山蚩尤园、雷公山户外体育运动营地和科学考察探险基地、清末苗民起义大本营(遗址)、苗族饮食村、苗药养生寨、苗族斗牛场等文化产业板块,使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潘国雄)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