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苗寨以其独特的苗族创意文化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据了解,今年“五一”期间,西江苗寨接待游客492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95万元。西江就是雷山县着力发展一村一品创意乡村旅游品牌取得成功的景区,
雷山被誉为苗族文化中心的发祥地,拥有130个以苗族居住为主、特色各有千秋的民族村寨。近年来,雷山县按照“保护第一、科学布局、注重特色、差异发展”的原则,精心打造“一村一品”乡村旅游,加强与民俗节庆文化相融合,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创新之路,逐步形成了“一镇(乡)一色”、“一村一品”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现了从靠山吃山向农家乐转型,从农家乐向乡村旅游转型两次升级发展。一批各具特色、民族文化内涵丰富的西江苗族文化村、麻料银饰文化村、南猛芦笙文化村、新塘铜鼓文化村、郎德苗族婚俗文化村等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尖,该县旅游等相关部门还制定发展乡村旅游地方标准,以信誉和质量取信于游客。西江苗寨依托底蕴深厚的苗族文化,84户农家乐还建起了露天博物馆,游客在享受苗族长桌宴美食时,聆听苗族祖先西迁的故事和传说,领略浓郁的苗族歌舞文化,令每位游客乐不思归。
在精心打造“一村一品”的同时,该县还将节庆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通过举办节庆活动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每年10月份开始,各乡村旅游节庆便精彩上演。中国•雷山苗族文化活动周、吃新节、苗年节、斗牛节、葡萄节等成为雷山乡村旅游的一个个亮点。丹江镇脚猛村举办葡萄节吸引了县内外2万余名游客争相品尝葡萄,农户们不出家门就将葡萄销售一空,实现产值100余万元。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雷山特色种养殖业的蓬勃开展,绿茶、天麻、杨梅等基地渐成气候,还创出了“雷公山银球茶”、“雷山牌杨梅”、“方祥黑毛猪”等知名品牌,成为直接带动农民致富的引擎。
据悉,截止4月底,该县以乡村旅游为主接待游客57.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7.45%和145%。均创历史新高。
(潘国雄)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