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雷山县苗族文化魅力助推旅游产业腾飞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1-04-26 10:07:42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近几年来,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雷公山等景区景点游客络绎不绝,游客们或兴致勃勃地欣赏着苗族歌舞,或对着优美风光不停地按下快门……来到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感受着苗族文化的奇异魅力……

 

    雷山是苗族大迁徙的主要聚集地,一代又一代的苗族先人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灿烂的苗族文化,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中心”。该县苗族文化与农耕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相互渗透,水乳交融,形成奇异诡秘、独特丰富、民风浓郁的文化内涵,至今苗族建筑、服饰、习俗、歌舞、乐器、工艺仍承袭着远古的遗风,闪烁着昔日魏晋歌舞、唐宋服饰、明清建筑的光环。苗族飞歌、敬酒歌、游方歌,斗牛赛、斗鸟赛、斗鸡赛以及银饰、蜡染、丝绣……构成雷山苗族绚丽的艺术殿堂。这里还有“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景观村落、中国最大的千户苗寨”之美称的西江,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露天民俗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郎德上寨,有“全国绿化千佳村”猫猫河,有铜鼓舞的发源地掌坳,有超短裙苗第一村新桥,有“树王掩映的山庄”掌批等许多远近闻名的苗族村寨。

 

    近年来,雷山县全力推进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组织各级专业人员对苗族的历史、风俗、语言等进行调查研究,对民歌、舞蹈等艺术和技艺进行了挖掘、搜集、整理,还坚持不懈举办一年一度的苗年节,将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动态保护、传承发扬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使“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苗族鼓藏节”、“苗绣”等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县在中小学开设民族文化课 ,让学生从小就受到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鼓励学生说苗话、唱苗歌、着苗装,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使民族民间文化这一旅游品牌得到传承和保护。

 

    该县还全方位进行苗族文化对外宣传推介,使苗族文化品牌在海内外声名鹊起。借助打造苗族文化品牌,该县扩大了影响,增强了人气名气,使旅游业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特色,吸引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据了解, 2010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73万人次,同比2009年增长24.5%,旅游综合收入6.48亿元,同比增长27.1%,创历史新高。 


(唐光新)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雷山开展禁毒教育宣传受好评
下一篇:雷山县出台招商引资奖惩办法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