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雷山县千方百计确保2011年粮食生产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1-02-24 15:27:56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为确保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粮食总产量稳定5.5万吨的目标,结合雷山县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经雷山县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分析,2011年该县将采取多种工作措施,千方百计确保粮食生产。

    合理布局,搞好粮食种植规划,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抓住去年因春旱影响,全国粮食减产,粮食价格上涨,农民种粮积极性相对提高的有利时机,根据该县各乡镇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搞好粮食种植规划,确保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18万亩以上。2011年,计划主要粮食种植面积19.3万亩,同比增加0.48万亩,增加2.6%,总产量5.52万吨,同比增长0.226万吨,增长4%。

    加强夏粮田间管理,扩大洋芋种植面积,提高夏粮产量。目前,正是洋芋播种的最佳时期,积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动员群众抢时下种,实现洋芋播种面积7万亩以上,同比增0.31万亩以上,增加4.6%,洋芋总产量达1.12万吨以上,同比增长0.11万吨,增长10%,确保夏粮面积达7.2万亩以上,同比增加0.38万亩以上,总产量达1.152万吨以上,同比增长0.128万吨,增长12%。

    抓好春耕备耕工作,制定稳定秋粮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各项配套措施,稳定秋粮面积和产量。组织督促供销、种子等部门提早搞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物资的储备和供应,做好种子备案,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确保农用物资质量,坚决杜绝农资假冒伪劣,坑农害农的现象发生,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实现秋粮播种面积12.3万亩以上,总产量达4.368万吨以上,与去年保持持平,实现全年粮食产量总体目标。

    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选择优质高产品种,推广水稻旱育稀植、玉米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脱毒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等农业新技术,完成杂稻推广面积7.5万亩以上,选择Q优、准两优、Ⅱ优、K优、D优、T优等超级稻高产品种为主栽品种,完成超级稻推广面积1.8万亩以上;完成杂交玉米推广2.3万亩以上,选择渝单、齐单、正兴、舟玉、正红等产量高、适应性强的品种为主栽品种,完成玉米育苗移栽和地覆盖栽培1万亩以上;完成脱毒马铃薯推广面积4.5万亩以上,选择中薯3号、中薯5号、费乌瑞它等高产品种为主栽品种,完成脱毒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0.5万亩以上。通过扩大农业实用技术高产栽培推广面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大办高产示范样板,以点带面,提高农业科技含量。选准公路沿线,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强的乡镇和地段,承办粮食高产示范点18个,示范面积1050亩,其中:水稻10个点,示范面积550亩,玉米6个点,示范面积300亩,洋芋2个点,示范面积200亩,通过示范的带动,提高科技种植水平,增加粮食产量。

    实施好农业科技项目,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实施粮食增产工程6万亩,其中水稻5.5万亩(分布到九个乡镇),玉米0.5万亩(分布在主产区丹江、西江、永乐、望丰等四个乡镇),争取工程项目水稻单产480kg以上,玉米单产390Kg以上,工程项目粮食总产量达2.8万吨以上,占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

    实施粮食生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9万亩,其中,水稻5.5万亩,玉米0.5万亩,洋芋3万亩,完成土样采集化验800个,发放施肥建议卡1万张,施用配方肥1万亩、500吨,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达到科学施肥,改良土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加强田间管理,作好粮食生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建立粮食生产病虫害防治应急预案,增加病虫监测设备,做好病虫监测、调查与预报工作,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争取资金,扩大太阳能杀虫灯等物理防治害虫的防治面积,组织动员群众搞好统防统治,控制病虫成灾损失,确保粮食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加强技术培训,作好技术指导。积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完成培训技术骨干1000人次以上,编制发放技术资料1万份以上。同时,深入基层,搞好技术指导,在全县九乡镇主要粮食产区建立“农业技术便民服务指导”专栏,按照不同生产季节和病虫发生情况编制技术措施随时张贴,让农民实地学,就地用,提高农民的种粮水平。(雷礼荣 文尔坦)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雷山县完成被征地农民基本情况调查统计工作
下一篇:雷山132名骨干教师通过“国培计划”远程培训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