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腾飞发展中的雷山教育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0-09-10 09:47:23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港讯(余劲松  特约记者 张希才) 近年来,在雷山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抓“两基”攻坚为契机,切实抓好雷山教育事业的飞跃式发展,雷山教育工作呈现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2010年,全县891人参加高考,高考录取本科247人,录取专科217人,录取率53%。该县今年的中考成绩也取得了显著提高,高中录取划线396分,在全州排名第三位。

 

    坚持质量兴教的目标  努力实现优质教育

 

    质量就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力,在实现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该县从上至下都以此作为共识。怎么抓质量?质量怎么才能提高?该县从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入手,一系列教育部门出台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学校找到了管理的办法,鼓励并实行奖励制度再配合年终校长绩效考核使得制度落实到位优劣评比一目了然,一改过去校长们不知道抓什么工作好和校长工作好坏不怕下的情况,用好一名校长,校长用好了教师学校自然就精神焕发,终于出现了教师比优秀比奉献学生比成绩比竞赛的局面。该县在2010上半年仅开展全县优质课和论文评选活动就有11次,参赛教师达到214人,参加州优质课评比有10人获州级奖,高中体育、小学英语、小学语文技能均获州级一等奖,15篇论文获州级一等奖。全县486名中小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获二等1人,三奖等奖1人,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一等奖1人,三奖等奖2人,全国“希望杯”中小学数学竞赛二等2人,三等奖17人。

 

    坚持民族文化进校园  突出素质教育特色

 

    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该县还注意扎实推进素质教育,雷山县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全县各校都实施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突出地方教育和学校特色。《农村初中实用科技》、《黔东南地理》、《黔东南历史》等地方课程走进学校课堂,《雷山县乡土文化教材》成为全县中小学民族文化课的辅助教材之一。如西江小学开设了刺绣班、芦笙舞蹈班,学校开展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多次接受中央、省、州领导的检查,获得了较高的评价;雷山二中利用丰富的苗族文化资源,建有苗族民间工艺、苗族民间文艺陈列室,用苗族音乐作为上课铃声,利用苗族铜鼓舞、芦笙舞编排成校园民族广播体操等的民族课间操成为了学校的一张名片,县外多所学校纷纷前来观摩学习。在今年九月秋季开学时,该县扩大了苗族飞歌、苗族舞蹈、苗族刺绣、苗族习俗等纳入中小学校课堂教学内容的范围,进一步用民族文化来丰富课堂教学,真正实现学生素质教育和热爱家乡的目的。

 

    坚持教育优先的战略  推动教育科学发展

 

    当你走进雷山县,不管是县城还是边远的农村,你会看到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优美、最舒适的环境是校园,这些都是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经费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优先发放的“三优先”原则和多方筹措教育经费,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分不开的。该县在财政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教育发展,不断增加的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建设学校中出现了掌雷小学感人的“背进大山的学校”事迹。2006年以来,全县新征土地用于学校建设50000余平方米,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新建的西江小学、城关幼儿园、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在建的雷山四中、掌雷小学和将建的达地民族学校、农村边远艰苦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必将解决边远学校的校舍简陋和紧缺问题,进一步改善了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条件。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雷山县第五届“兴教杯”篮球运动会圆满落幕
下一篇:雷山县城赶场天 大货车强“吻”小车(图)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