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雷山8000栋“打工楼”扮靓新农村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0-05-24 09:38:48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港讯  (潘国雄)“打工才三年,低矮潮湿的危房就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大木房!” 提起吴茂全熟悉他的人都羡慕不已。三年前,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村民潘立民通过县里举办的技能培训,掌握了房屋装饰技术,到凯里从事房屋装修,月收入4000元,三年后,把大木房建起来,园全家人多年的梦想,像潘立民这样的 “打工楼”,雷山县有8000多幢,而且每年要建500多栋。

 

    近几年,雷山县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破解“三农”的有效途径,把劳动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劳务经济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经济’,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调度。据县劳动局负责人介绍,农民工培训就业已成为各级政府“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民工培训就业服务体系。

 

    据了解,今年4月底,雷山务工人员6.7万人,其中跨省务工人员4.2万。2009年该县农民工劳务收入1.1亿元,各级培训机构已培训农民技术工近2万人,80%的农民工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能力证书。

 

    “打工楼”不仅改善了农民工的生活环境,而且已经成为拉动农村消费市场的一项巨大产业。据悉,雷山县承包建设“打工楼”的建筑队伍近120家,带动家门口就业农民5000多人,实现年收入7000多万元。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雷山出动19个小组252人展开社会治安大排查
下一篇:雷山举办2010年民营企业招聘会宣传活动(图)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