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榕江县城古州的变迁:“小南京”新气象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9-09-18 16:10:26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榕江县城古州的变迁:“小南京”新气象

榕江县城古州的变迁:“小南京”新气象

    本港讯 (杨成利)榕江县城“古州”之名始于唐贞观十二年,是江南八百州之一,清代为贵州军事重镇之一。至清雍正年间,为输入军粮及食盐,古州开埠,地处都柳江畔的古州城一举成为黔、桂水上交通枢纽,沿线物资集散地。《古州厅志》称:古州城“岗峦四绕,三江萦环,襟带楚粤,为黔省东南门户,苗疆第一要区。”清乾隆年间,大批木材商人入黔,根据地就选在了古州。据史料记载,当时有商贸码头7个,日泊货船500多只,货物年吞吐量1760吨。建有大小商号近千家,会馆8家。那时,古州繁华的石板街,昼夜人声鼎沸,黄梅戏、越剧、江南小曲不绝于耳……一时间,“小南京”的称号不胫而走。

 

    民国23年,黔桂公路通车,因码头经济兴盛的古州,随着都柳江航道的衰败而渐渐退出了贵州对外贸易的中心舞台。古州一下子“沦为”边远县城。

 

    改革开放后,榕江县城规模逐步扩大。80年代初建设古州中路,成为今古州城主大街;90年代建设西环路,日渐繁荣。昔日繁华的石板街成为偏僻一隅。如今,榕江县城常住人口达6万人。

 

    历史进入新世纪,正在建设的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速铁路分别从古州城南北两端经过,距高速公路出口仅2公里,距高速铁路中间站不到1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的古州将再次成为贵州东出口的前沿。在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六州”发展战略和“四圈一区”发展框架中,提出把榕江作为黔东南“区域次中心城市”来建设。时下,榕江县正抓住这历史性机遇,全力“建好一座城市”。城北新区建设如火如荼;老城改造有序推进,投资3亿元的东滨江大道和古州大桥即将动工,石板街古建筑恢复工程即将启动……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榕江荣获08年度秋冬季农业工作目标考核一等奖
下一篇:榕江开展"追逃打流"行动 27天抓获8名网上逃犯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