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一农妇感叹:到法院立案咋就这么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8-11-03 00:00:00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点击:  

 

    “诉状交了3个月,法院不立案,也不给书面裁定。”家住贵州省施秉县城关镇的农妇龙秀兰始终不明白:到法院打官司,立案咋就这么难?

 

                   起诉:法院不立案不裁定

 

     据龙秀兰讲,2008年8月1日,她因医疗纠纷将城关镇政府和县计生局一并告到县法院。起初,立案庭法官在收下诉状后对她说,是否立案,法院审查一周后作答复。

     7天后,当龙秀兰和丈夫吴光辉来到法院问情况时,立案庭法官说:“你的案子我们决定不立案了。”

     “按照法律规定,不立案也应该给个书面裁定呀!”,次日,龙秀兰和丈夫返回法院索要裁定书。“不立案也不给裁定。”他们的要求遭到了立案庭法官的拒绝。

     “没有裁定书,无法上诉。”在听了律师的建议后,龙秀兰和丈夫只好来到凯里,向黔东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反映此事。

 

                    中院:两次监督无济于事

 

     在接到龙秀兰的反映后,黔东南州中院十分重视。10月9日,中院立案庭在龙秀兰的诉状上批示:“转施秉县法院审查”,并加盖了立案庭的公章。

     拿着中院的批示,夫妻二人再次找到县法院。“中院是喊我们审查,不是叫我们直接立案。你的案子我们审查过了,决定不给你立案。”立案庭陶庭长说。

     10月23日,夫妻俩不得不再次来到州中院。“龙秀兰的起诉是符合立案条件的……”中院立案庭王庭长在给施秉县法院罗副院长通电话后说,“我跟罗副院长讲了,你们直接找他立案就行了。”

     回到施秉,龙秀兰夫妻多次到县法院找罗副院长。可每次值班人员都说“罗院长不在”,也不准他们上楼去找。无奈,他们只好拨打罗副院长的手机。“我不在施秉。”他们总是得到这样的回答。

 

                      法律人士:属于违法行为

 

     法律人士介绍,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2条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他们认为,法院不立案不裁定的做法,不仅剥夺了当事人起诉和上诉的权利,同时也剥夺了当事人民事争议的实体权利,这不仅会激化社会矛盾,导致民怨的产生和积累,也会损害人民法院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

     “法院不立案不裁定的行为属违法行为,应当追究有关审判人员的法律责任。”他们说,这是最高法院的规定。

 

                                           (林峰  齐白生)

 

     稿件发出后,本港与施秉县人民法院取得联系。该院工作人员称,本案非常特殊,法院在考虑是否立案受理时,综合考虑了社会影响等诸多因素,从维稳大局出发,做了一些庭外协调工作。据称,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态度十分明确,由当事人选择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费用由有关部门承担,待鉴定结果出来后,依据鉴定结果再行协调处理解决。

 

                                        黔东南信息港

                                        2008年11月3日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一计生副站长研制出自动取“避孕套”机
下一篇:上级两次监督无效果 媒体一朝监督有反响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