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冰雪天里,坚持写稿的七旬农民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8-02-21 00:00:00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雷山县农民通讯员张希才

 

○雷 宣

 

      今年1月13日以来,雷山县遭受50年未遇的恶劣天气,造成全县停水、停电、交通受阻、通讯大部分中断。雷山县各级干部群众奋起抗击雪灾。在冰天雪地里,人们经常看到一位身裹厚厚棉衣,手拿相机、纸笔为采写新闻稿件而奔忙的身影。他,就是雷山县农民通讯员、当地干部群众热情称为“土记者”的68岁的张希才。

小学未进,却成了当地有名的“土记者”

      1939年12月15日,张希才出生在雷山县西江镇黄里村。解放前,几岁时,父亲被拉壮丁一去不复返,姐弟三人与母亲相依为命熬到解放。全国解放后,他也是七八岁了,能帮家里做些农活,由于家里无劳力,母亲只好让弟去读书,大姐也出嫁去了,他没有机会读书。

      1953年和1958年,全国开展扫盲运动时,张希才有了机会进夜校扫盲。他凭着苗家娃崽对知识的渴求,硬是执着地一字一句刻苦地学,经过数十载的积累,如今,成了名副其实的苗乡“土记者”,被多家新闻单位聘为通讯员和特约记者。

      张希才的业余新闻写作是从1985年开始的,那是1985年3月的一天,张希才与本乡一位同志下到大龙村,看到该村20多名青年民兵挑柴抬米等慰问物资到4公里外的乌尧苗寨慰问战斗英雄周忠烈的母亲,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题材,就及时采访,写了一篇题为《为英雄的妈妈排忧解难》的广播稿,送到县广播站,于3月16日听播送了,4月10日,县广播站给他汇来1块钱的稿费通知单,当时他好高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22年来,他采写的稿件被《人民日报》、《贵州日报》、《黔东南日报》、《经济信息时报》、《人大论坛》、 《贵州林业》、《中国绿色时报》、《贵州民族报》、中央、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等报刊、电台30多家新闻单位采用2472篇,用稿率达95.3%,其中2006年188篇,平均两天一篇。1988年以来,被县委、县政府、宣传部、广播电视局、《黔东南日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并获得了20多本荣誉证书。1992年,他采写的《治穷致富的领头人》,被县委宣传部、县文广局评为好新闻二等奖;1996年,《杨金文夫妇跨乡种烤烟走上致富路》被黔东南州烟草公司、黔东南日报社评为“烟草杯”有奖征文三等奖;1999年,《魔芋栽培关键在技术》被黔东南州科学技术协会、黔东南日报社、黔东南州时代电脑公司评为时代电脑杯“科技兴州”有奖征文三等奖;2000年,《魔芋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在《农村经济与技术》月刊发表后,被北京精英文化发展中心评为好新闻一等奖;2004年,《路就在脚下》,被黔东南州委评为2004年度好新闻二等奖;2005年,《神圣使命在行动中凸显》在《人大论坛》刊登后,被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评为好新闻二等奖。

      多年来,写新闻已成为了张希才的爱好,如今,已年近七旬,却仍笔耕不辍,“只要一天不写稿,手总是痒痒的。”张希才说。在今年的雪凝天气里,张希才仍冒着风雪深入抗雪灾一线采访。

冰雪天里,从家步行17公里到县城写稿

      1月12日以来,雷山县遭受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凝冻灾害,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全县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由于停电,当时在县城的张希才写稿无法发出,只好回家。在家里利用小收音机,每天按时收听中央、省广播电台播报全国全省各地受灾情况,而没有听到雷山县受灾的消息。雷山受灾情况怎样?雷山干群是如何全力抗击雪灾?搞多年新闻报道的张希才,敏感地意识到这些都是值报道的!但全县都停电了,现在写稿都是电脑打,投稿都是电邮的,稿子写出来,咋办?“到县里再说吧。”张希才对自己说。而从黄里到县城的道路已被封闭,已不通车了,但张希才却不管那么多,他决定步行到县城。

      1月21日,是雷山县雪凝最严重的一天。7时,张希才和老伴早早就起床了,烧起火热了昨天剩饭剩菜吃。考虑到走小路从黄里到雷山县城也有17公里,并且路面已全部冰冻,很滑,翻山淌河又多,他就找来稻草拧起捆在脚上,老伴还在他的背包里塞了两捆以防他在路上备用,然后他裹着厚厚的棉衣,拐着一根木棍,9时许,他就匆匆从家出发了。由于年纪已大,走在雪凝的路面上,张希才每走一步总是小心翼翼的,但在行走途中还是重重摔了一跤,挣扎了半天才爬起来,他揉了揉被摔痛的脚,又开始艰难的行程。在雪凝的路面上行走了5个小时,下午14点才赶到县城。

      到县城后,他来不及没有休息一下,就到有关部门了解采访。由于县城无电打字,他采访得材料后,便打电话到编辑部,将内容念给编辑老师记录,1月23日、28日,一篇题为《雷山干部群众合力抗击雪灾》先后被贵州人民广播电台、《黔东南日报》刊播发表了,稿件发表后,大大激发了当地干部群众战胜雪灾的雄心。1月23日,张希才跟随县长王润华等领导到县城集市检查雪凝天气粮食市场情况。他拍摄了一组图片发送报社,1月30日,被《黔东南日报》二版采用了。1月24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冰冻灾害紧急会议,他参加了会议。当天,他和县政府办彭祖德同志合写一篇题为《雷山县全力以赴抗凝冻救灾工作》的稿件,26日,贵州省人民广播电台略作修改就播用了。

      1月28日,张希才家里两头价值1500多元的大肥猪受冻死了,家里老伴来电话叫他回家处理,可他在电话中嘱咐老伴:“你叫侄崽和女婿来处理就行了,现在我忙于采写新闻报道,一下子回不到家。”老伴很理解他与支持他,直到2月5日,他才匆匆又步行回家过年。

      为了宣传雷山县各级各部门在抗灾救灾工作中涌现了一批先进人物,13日,机关上班了,张希才又到公统电力抢修现场进行采访,写了两篇题为《“夜明珠”不亮 决不收兵》和《党旗在冰冻雪地上飘扬》的通讯,介绍了县供电局局长吴平江带病率领全局干部职工抗灾保电的先进事迹和该局党支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抗凝冻保电纪实,发往各级报刊。

      当时,停电后的雷山,蜡烛一个元钱一根,张希才只有买来菜油点燃照明,在昏暗的灯光下,张希才写出了大量抗雪灾的稿件,其中有30多篇稿件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贵州政协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贵州民族报》、《劳动时报》、《经济信息时报》、《黔东南日报》等新闻单位采用。

      一个年已近70的老人还在冰天雪地里坚持写稿,张希才老人的精神难得可贵,他说:“既然选择了新闻写作,就与它结一世情缘。我还会坚持写下去。”

年已近七旬,甘洒余热书写春秋

      今年68岁的张希才,走过了人生许多艰难,但不管命运怎样改变,他对新闻写作的热情却从来未减,仍笔耕不辍。

      1990年4月,担任乡林业员的他,被推选为黄里乡副乡长,1992年,被解聘后,他到雷山县魔芋加工厂上班,后因加工厂效益不好,回家务农。

      2001年,雷山县委宣传部聘请张希才为专职通讯员,为办理了养老保险,并在县城租一间房间给他住。虽然没有分文工资,但张希才却很知足了。从此,农忙时,他就在家干农活,农闲时,就到县城里来写稿,这一写就是20多年。

      农民出身的张希才,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他说:“不干则已,干则干好。”自从发表第一篇文章起,他就给自己定下这样的任务:每天必须完成一篇新闻稿件!1999年以来,张希才每年在各级新闻媒体上的发稿数都在150篇以上。对分这种执著,许多亲朋好友表示不解:“六七十岁的人了,又不拿工资,图个啥?”张希才说:“从没想过图个啥,只是觉得这样很充实,既锻炼身体,又活跃了思维。真要闲下来了,我会浑身不自在。”

      在他窄小的房间里,记者看到房间四壁挂满了各种报刊,桌子上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沓沓一尺多高的新闻底稿和10多本作品剪集。这些都是张希才20多年“闲不住”的成果。看着眼前的“硕果”,张希才面带愧疚地说:“我已经落伍了,因为年纪大了,学不会用电脑打字和发稿,影响了用稿率,不过,县委宣传部的年青人们都很热心,稿子写好了,他们帮打帮发……”

    “我现在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发表,这说明我的劳动得到了认可,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再写出更多更好的稿件。”说这些话时,张希才的眼神中再次跳跃出执著的光芒。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雷山个体老板放弃生意不做,去做“傻事”
下一篇:雷山多彩文化庆新春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