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老嫩牛“比武”和路遇的婚礼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6-11-24 00:00:00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11月10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苗族同胞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苗年节。苗族是以十月为首,农历十月也就相当于汉族人的正月。数千年来一直过着农耕生活的苗族人认为,每年分为热季和冷季两个季节,农历十月是两个季节的交替,也是秋收后进入一年中休憩的

开始。

  雷山苗族一直都保持着过苗年的传统,苗年也是当地各种节日中最隆重最具有代表性的节日。每年的苗年庆祝活动天数都是单数,今年是7天,从11月10日开始,到11月16日结束。在这期间县城举办了大型开幕表演,苗年节活动县城是中心,然后向乡镇、村落扩散,最后到每户人家,每户人家都要跳芦笙、打糍粑、祭祀祖先、请亲朋来家中欢聚。苗年节期间除大型歌舞表演外,还有古歌对唱、苗族服饰展演、斗牛、斗鸟等丰富的节目。今年,除在县城设有主会场外,还在西江千户苗寨、“民俗露天博物馆”郎德上寨、超短裙舞之乡大塘设立三个分会场,针对前来观光的游客开展“进苗寨、过苗年,体验苗家饮食,领略民族婚俗,观赏苗家建筑”等活动,本报记者也参与到其中。

■封面故事:

  婚礼前的乔装打扮。

  在苗族婚礼上,伴娘和新娘是一样的盛装;在新娘的家中,新郎在喝了拦路酒和进门酒后,满脸通红对着新娘傻笑;屋外,伴娘们和迎亲的小伙子们正要展开一对一的喝酒竞赛。

  记者在同新郎新娘告别时才知道,他们两人都在镇里工作,新郎叫陈俊福,新娘叫潘芬尤,两人在工作中认识相爱,完全是现代的方法,他们的恋爱婚姻已经不完全是老传统老风俗了,就是婚礼仪式也有许多简化。

  本版采写/摄影本报记者郭铁流

  随着苗族文化热的兴起,雷山知名度的提高,旅游文化的开展,如今的雷山苗年节已经不仅是苗族人的节日了,苗年节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的旅游品牌。

  在以前,苗年节一直是苗族人自己的活动,是一年中辛劳的结束和休憩的开始,是纪念苗族人的始祖蚩尤战败遇难的日子。苗族人奉蚩尤为始祖,传说中蚩尤因制定历法的功绩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他通过武力征伐与联姻结盟相结合,在黄河中下游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九黎部落联盟政权。后来轩辕族团由黄土高原东进,与之发生武力冲突,蚩尤领导的九黎部落战败,蚩尤被擒杀于农历十月上旬,身首异处。后被族人秘密地收捡其肩骨,运回后方住地,用糯米糍粑把蚩尤的肩、骨粘接复合原体,以最高礼仪安葬。此后苗族崇敬蚩尤的功绩,以十月为首,每年过年祭祖祭蚩尤成了最庄重的活动。

  每年苗年节期间,不仅有许多在外乡的苗族同胞回家过年,还有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苗年节期间让当地政府最头疼的是接待能力,只有500左右接待能力的县城挤进10倍以上的客人,好在游客们普遍乐意到苗家做客体会一次原味的苗年。今年的苗年节有新的突破,改变过去的“政府主办,民间协办”为“政府引导,民间主办”,当地政府清醒地意识到“原生态”的才是当地最好的资源。

斗牛 雷山最大规模的一次斗牛赛

  斗牛比赛是苗年节中最盛大、人气最旺、时间持续最长的活动。从苗年节开幕后的第二天一直到苗年节结束,每天都能看到。

  斗牛场设在离县城2公里左右的河岸。

  今年的斗牛比赛有280多头斗牛报名参加,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主办方的预想,这也是雷山最大规模的一次斗牛比赛。在筹办阶段主办方希望举办的是“百牛争霸”赛,原想有100头牛参加就不错了。没想到来了这么多,除本县的以外还有许多外县的也来报名参加。

  主办方改变原来的赛制对来报名的只要符合要求就一律准赛,使得今年的斗牛特别精彩。斗牛场设在离县城2公里左右的河岸,从公路到山坡都能看到比赛,每天都有数千人在现场从早看到晚才肯离去。

  嫩牛比赛比老牛激烈

  280多头斗牛按照年龄分为两组进行比赛,7岁以上的是老牛组,7岁以下的是嫩牛组。比赛采取记时制每局8分钟,从两头牛的角相顶在一起开始计时。如果两头牛顶在一起超过时间还没有分出胜负就算两头都晋级小一轮。

  比赛中老牛组与嫩牛组区别很大,老牛组的牛一般都是有很多实战经验的斗牛。这些老斗牛入场后会先试探对方,有的还做出比较亲密的动作,一般不会直接开打。有的老斗牛还会绕到对手的侧面突然冲击对手的腹部,重创对手一举取胜。在12日的一场老牛组的斗牛中,上届的亚军牛上场时面对的是体形比自身大许多的对手,亚军牛一直不正面而是绕着场心周旋,最后找到机会将对手逼到土坎边,然后反复冲击对手腹部最后以弱胜强。老牛在比赛中,往往经过几番试探后就对实力有了明确的估计,在争斗中实力较弱的一方一般是边打边想逃跑的路线,它会突然脱离战斗冲入人群。在场地内的除裁判外还有数十名负责赶牛追牛的工作人员,他们负责将败阵逃跑的牛追回交还牛主,并控制场上情况不让牛伤到观众。

  负责赶牛追牛的工作人员。

  嫩牛组的比赛往往要激烈许多,这些初出道的斗牛有着老子天下第一的气概。有时两头斗牛进场后,相隔数十米双方都向对方全力冲撞过去,这次比赛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头嫩牛被当场撞死。嫩牛开始斗以后不容易认输,两头牛不管谁强谁弱都会力争拼下去,不少比赛都是等到时间到了两头牛还在斗得难解难分,工作人员只好用大绳分别套住斗牛的后腿将它们分开。所以常看斗牛的人都说看嫩牛组比老牛组好看。

  一个崇拜牛的民族

  苗人挑选斗牛有一定的经验可循,首先要求身体壮大结实,胸宽头大角大,前肢高后肢低,身长挺胸收腹;体毛乌黑粗硬、牛角、牛蹄、鼻孔、牛眼甚至是牛舌、牛尾都有讲究。苗族人对牛有着特殊的敬爱与崇拜,苗寨寨门悬挂带角牛头,苗家神龛下放有相连牛角。苗族人并不是戏牛取乐,而是在对壮硕、威武的斗牛的喜爱中,体验优胜的美感,而且利于种牛的优化。

婚礼 自由恋爱简化了传统仪式


盛装的伴娘


脸上盖着萝卜章的迎亲队伍。

  在苗寨参加苗族婚礼完全是意外发生的事。

  11月12日苗年节的第3天,得知郎德上寨有古歌对唱表演,我清早就驾车从县城出发。离郎德上寨还有3公里左右时,一位身着盛装沿路边疾走的苗家女孩告诉我自己正忙着去为好友送嫁。我立即改变原定采访计划,同这位叫小楠的姑娘一起参加婚礼。路上小楠告诉我,新人对外乡人去参加婚礼一定会很高兴,就是希望在拍照前征求他们的意见。

  米酒阵的考验

  新娘家就在路边的田坎上,不远处还有条清澈的小溪。我们到的时候,新娘家人已经做好了准备。屋前不远的路上,每隔约20米放一个小方桌,桌上摆有酒壶和酒杯,共有3道,这叫拦路酒;新娘家的大门边,新砍的竹子上挂了两个牛角做的酒杯,这是进门酒,每道酒关都有娘家人专门把守,接亲的队伍最先要经过的就是这酒阵的考验。记者的采访请求被通过,在屋内等待的新娘还骄傲地向记者展示她的嫁妆———10多件自己做的衣服和10多双鞋,还有许多绣片,每一件都光鲜夺目,见证着苗女的心灵手巧。

  接亲的队伍10点过到达,新郎走在最前,后面跟着的是他庞大亲友团有四五十人。他们挑着装有烟酒、糯米、茶叶、布匹等礼物的担子。队伍快接近时两边鞭炮响起,盛装的姑娘小伙走路时都按照芦笙的节奏在摇摆。通过3道拦门酒抵达门前时,新郎已经满脸通红。按照苗家传统,新郎进家时双手都提着礼物,过酒关是不能用手去扶杯子,只能张着嘴让娘家人灌。苗家米酒喝的时候并不难受,但醉了自己都感觉不到,新郎总算冲过酒关见到新娘时,大红着脸还努力睁开眼睛,冲着新娘傻笑。

  宴会上的萝卜

  章男方的亲友团被安排在屋内坐下,立即开始宴席。新娘的女伴们全部上阵,频频举杯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唱着歌将酒杯端到迎亲的小伙子面前。不一会儿小伙子们就招架不住了,个个红着脸直着眼傻乐,这时姑娘们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红颜料和用萝卜刻好的图案,把小伙子们盖成大花脸。

  招待好了接亲的亲友,接亲的和送亲的汇成一个大队伍出发去新郎家。新郎家不远就在隔山相望的另一个寨子,直线距离只有500米从公路上绕过去也不到2公里。一对新人走在前面,后面的队伍像是一个表演队。路过一个桥时新郎将新娘背起过桥。进入新郎家的寨子后,鞭炮再次响起,小路两边站满了围观的乡邻。新娘到夫家后不能闲着,先把嫁妆让夫家长辈过目,然后拜堂祭祖,从夫家女性的手中接过水桶将第一桶水挑进夫家。由于还有采访中午婚宴我没有参加就离开了,据说欢闹一直要持续到晚上才结束。

  ■坐标

  苗族文化的中心雷山,拥有全国第一座露天民族博物馆——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郎德上寨,还拥有被称为中国苗族第一寨的千户苗寨——西江。苗族占全县人口的84%,是全国苗族最集中的聚居区之一。走进雷山就可以领略到苗家寨寨踩鼓,人人能歌,女戴银花,男吹芦笙,舞步粗犷,旋律流畅的民族风情,还可以欣赏到完好的魏晋歌舞,唐宋服饰,明清建筑。海拔2178米的苗岭主峰——雷公山就在境内,是苗民一心向往的山。

交通

  从贵州省会贵阳到雷山184公里(其中140公里是高速路),黔东南州首府凯里雷山40公里。贵阳凯里都有班车到雷山凯里最多,白天时每20分钟就有一趟。

雷山县城住宿

  宾馆:淡季标间100元左右、节庆时很难找到房旅社:10—40元/床位农户接待点:一般10元—20元/人,有的农户家中15—25元就能包吃。

饮食

  县城餐馆:一般人均10元就能吃到当地地道的名吃。“酸汤鱼”是苗族较出名的风味名菜。


西江千户苗寨的街景。

  ■日常生活

  苗年杀鸡宰鸭接待远方的客人。

过年的西江千户苗寨

  初到西江的人会立即被雷公山下西江千户苗寨的壮观折服,层层叠叠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像是突然间闯进游客的眼帘,这世界上最大的苗寨名不虚传。西江由12个自然村组成,现有1200多户人家,6500多人中苗族人口超过90%.苗疆绵延千里,村寨难以计数,但没有一个能像西江千户苗寨那样拥有独特的地位,因为西江是中国农耕文化与苗族文化的缩影。

  肃穆的祭祖仪式

  本次苗年节活动,西江千户苗寨作为分会场安排了许多节目,西江也就成为了雷山苗年节观光的主要去处。苗年节期间我3次到西江采访,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最让人感动的是,11月11日西江12个村的所有寨老穿着整齐的服装在祭祀祖先的仪式后,来到芦笙场,唱起流传千年的苗族古歌,古歌的内容取材于苗族历史上的大迁徙,虽然现场许多人都听不懂苗语,但依然被那一份庄严肃穆所感染。生活在西江的人,祖祖辈辈都称自己是蚩尤的后代子孙。他们坚信自己就是蚩尤在中原战败后南迁的部落后裔。在西江人的生活中对祖先的崇敬与膜拜占据了极高的地位,在各种节庆中,吟唱古歌中内容,许多是战败后向南迁徙的痛苦记忆,寨老们跳起的舞蹈也是要将死者的灵魂引导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西江千户苗寨的长街宴。

  长街宴和在苗家做客

  最热闹的要数长街宴,摆长街宴的那天,每家都把自己的小方桌放在大街上并成长长的一排占满了整条街,从家中挑来做好的各种菜肴,用土碗土盘将桌子摆得满满的。每家的主人守在自家的一段上,不停地招呼路过的人们就座,不管是否认识,一坐下了就像一家人一样,男主人会立即为客人盛饭盛菜,女主人会敬上自家酿的苗家米酒。一边唱歌一边喝酒,不时还有别桌的人串台过来,香甜的米酒很快就将客人送入了醉乡。

  这次苗年节为西江旅游带来不少收益,在西江有大约30家苗家有客房,每家床位在10—30张。

  苗年节期间全部客满,质朴的苗家人依然按照平时的价格收费,每人吃住在15-25元/天。有不少没找到床位的游客还被许多不从事接待的苗家邀到家中住宿,客人要付钱时会被主人真诚拒绝,他们认为在苗年节接待远客是件荣耀的事。

  采写/本报记者郭铁流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2004条红领巾缝制党旗交雷山申报吉尼斯
下一篇:吴育标当选雷山县委书记 王润华任县长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