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特夫妇住在利物浦市加里克街,是老社区。27年前,他们花了大约3.5万英镑(约合34万元人民币)在这里买下一套房,有3间卧室。夫妇俩付清了贷款,原指望退休后在这里安享晚年。谁知,市政府8年前通知他们,街道要拆迁改造,愿意出价8.5万英镑(约合82万元人民币)收购他们的房产。但是,两人认为房子值12万英镑(约合116万元人民币),所以不肯卖。
据新华国际客户端了解,2002年,工党政府推出一项颇具争议的拯救房地产市场计划,利物浦市政府开始大量购买房地产。亨特夫妇的街坊邻居相继搬走。但是,联合政府上台后削减财政开支,救市计划经费短缺,利物浦市不得不推出“一英镑就卖”方案。买主花1英镑(9.7元人民币)就可以拥有房子,但是必须在1年内整修,然后必须住至少5年。
现在,这条街上只剩亨特夫妇一家。62岁的亨特太太告诉《每日邮报》,原本热闹和谐的社区现在犹如“隔离区”,没有路灯,小偷出没,乱倒垃圾,甚至晚上有人向她家窗户扔砖头。亨特夫妇想卖掉房子,无奈实在找不到买家。
“有人告诉我们,仅我家的地皮就值5000至1万英镑(约合4.8万至9.7万元人民币)。但是,用1英镑就能买下我们隔壁的房子,又有谁会来买我们的房子呢?”
迫不得已,亨特夫妇同意让出房子,搬进了市政府在别处给他们提供的住房。(记者惠晓霜)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