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进行专业调整和优化时,要将‘服务地方发展需要’作为专业设置的首要依据。要减少因就业率低、布点过多被预警的专业招生计划,如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等艺术类专业。”在昨日召开的2014年全省高校招生工作会上,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强调。
哲文法史工 专业种类覆盖较低
省教育厅高教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贵州省本科高校现有专业不能满足贵州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与贵州省“发展加速期、结构调整期和改革攻坚期”的新要求有差距。
据了解,截至2013年12月,贵州省本科专业共207个,涵盖了现有12个学科门类。专业种类覆盖较高的是教育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类;相对较低的是哲学、文学、法学、历史学、工学。
另外,农学相关专业紧缺,专业布点仅26个。农业工程、农业电气化、农业水利工程、林产化工、地质学、交通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家政学、物业管理、物流工程、资产评估、商务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知识产权、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等专业贵州省均未设置。
从行业覆盖面上来看,现有本科专业未能完全覆盖贵州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欠缺农、林、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行业所急需的专业。
就业率低的专业减少招生计划
面对贵州省学科专业建设的现状,现场,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希望,各高校在进行专业调整和优化时,要将“服务地方发展需要”作为专业设置的首要依据,坚决杜绝因人设课、因人设专业的做法。分析所开设专业的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将同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不高的专业减少或停止招生。减少因就业率低、布点过多被预警的专业招生计划,如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等艺术类专业。
另外,对于贵州省急需而目录内没有的专业,今年贵州省将继续采取在相关专业基础上加挂方向的方式来缓解。省教育厅要求,各校要结合贵州省加速发展的实际,特别是贵安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设立,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三大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建设等产业发展,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设置部分专业方向,今年以加挂专业方向的方式进行招生。(申红珊)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