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施洞镇:打造民族文化旅游休闲小镇的理想之地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5-07 13:35:06  来源:贵州日报   



 戚咏梅实地调查苗族民俗

 戚咏梅实地调查苗族民俗

依山傍水的施洞镇

  核心提示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规划城镇化发展,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是我省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原则之一。

  台江施洞镇和贵定盘江镇,在充分挖掘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和民族特点中,依山傍水、显山露水地推进城镇化建设,在城镇化进程中传承和弘扬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在传承文化、彰显特色中推进城镇化、现代化,实现传统文化元素现代文化元素融合共生、交相辉映。他们演绎着古镇传奇。

  在黔东南州台江县有一座苗族古镇,古镇苗名叫“掌响”,意为“赶集之地”。明末清初,这个坐落在清水江畔的古寨建起了码头,成为当时苗岭山区的水上物资集散地。同时,“掌响”陆续修建起了具有徽派风格的民居建筑群。

  这就是今天的“施洞镇”,这里苗族人口比例占到98%,是我省保留苗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比较完整的地方。在这里,苗族民间习俗延续至今,文化传承有条不紊,就仿佛像一双无形的手,在编织着一张缤纷的文化之链,加之得天独厚的山水等自然资源,更使施洞成为打造民族文化旅游休闲小镇的理想之地。

  欧告引的讲述

  在巴拉河汇入清水江的结合部,有一座苗族村寨依山傍水而建,苗族人都把这个寨子叫做“郎克”,但从行政建制上,人们把这个苗族村寨叫做巴拉河村。

  青山绿水掩映中的巴拉河村,在一式的苗族木结构民居中,偶有几栋现代砖混楼房夹杂其间,远远看去,显得极不协调,但也反映了村民对现代化都市建筑风格的追求和模仿。

  巴拉河村村民张建光媳妇的名字叫“欧告引”(苗语发音)。欧告引会做苗族“姊妹饭”,也会绣花和做苗族服饰,她没有什么文化,但她不仅知道许多的苗族风俗习惯,而且至今还仍然按照这些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生活。。

  欧告引已满60岁,长期生活在寨子里,与外界很少接触,让她不太会用普通话表达。经过她儿子张国年的“转译”,“欧告引”所讲述的,大都是关于苗族风俗和节日方面的传统民俗。

  施洞镇苗族的婚姻习俗通常为方圆50公里范围,亲缘关系错综复杂,举办婚礼要用15天时间,来的亲朋好友可以几天几夜唱古歌、唱酒歌,新娘子要到寨子里挨家挨户走礼,每户人家也备好饭菜还礼给新娘。

  施洞苗族喜欢热闹,几乎什么节日都会庆祝,汉族的、苗族的、甚至圣诞节也过。只要有事,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寨子里的村民总要聚一餐,更经常的是“打平伙”,即参加聚餐的各家都要出一个菜。

  人们聚在一起喝自酿的米酒、吃清水江的鱼,唱飞歌、唱情歌、跳踩鼓舞。

  “欧告引”对苗族民俗的讲述,引起了记者的一番思考:巴拉河村依然执著于传统习俗,与现代文化似乎还相距遥远。但是,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扩展,以及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巴拉河村村民是否还能固守传统,确实有待时间的检验。

  安红的坚守

  台江县施洞镇的居民经常会看见一个女子的身影,冒着风雨,驾驶着汽车穿行在苗岭山区。为了了解苗族文化,这里的一村一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就是安红。

  安红是贵州省苗学会副会长,也任职于贵州浙企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民族身份决定了安红对苗族文化情有独钟。“施洞镇的苗族文化和习俗都保存得很完整,这是贵州省其他地方都达不到的。象姊妹节、独木龙舟节这些苗族特有的民俗,就是起源于施洞。”安红说。

  说到施洞苗族“姊妹节”和“独木龙舟节”,安红的精神为之一振。

  贵州省台江县施洞地区的“姊妹节”(苗语称:鲁嘎良)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清水江流域苗族关于“姊妹节”的来历有多种版本的传说。

  施洞流传有《姊妹节歌》,歌中说,古时清江水边有户人家,父亲叫宝基,母亲叫养尤,他们生有四个儿子,长得都很标致,宝基是寨老,也是宗族的鼓藏头。有一年寨子里过鼓藏节,四村八寨的亲戚都来祝贺。正当人们欢庆跳踩鼓舞时跑来了一只白虎搅乱了鼓藏节,鼓藏头宝基认为白虎想要毁坏祖鼓,于是将祖鼓藏在“瓜啥南”的山洞里。谁知白虎还是找到了藏鼓洞,寨子里有位英雄叫甲哈,他勇敢地骑上虎背,把他带到一个很远的寨子,甲哈就在这个寨子里定居,并在这寨子里成家,生有四个女儿,个个都很美丽。宝基家的寨子和甲哈家的寨子由于相隔很远,两家的子女都无法“游方”,也就是谈情说爱。宝基为了让儿子们能娶上媳妇,于是决定由子女们自己主导过“姊妹节”,让所有男女青年在节日中吃“姊妹饭”,踩鼓跳舞、对唱情歌、谈情说爱,使青年人在节日里找到心爱的人。

  出于对施洞镇苗族文化的偏爱,安红在苗族民俗延续和保留比较完整的巴拉河村建了一处“苗族文化体验馆”,收集了许多当地苗族生产生活以及文化方面的照片。她的用意其实是为了使巴拉河村能够保留住苗族生活的“原型”,并作为苗族生活的一个活生生的“样板”。

  “巴拉河村村民还依然遵循苗族风俗习惯生活,现在苗族文化留存还比较全面和完整,如果不及早收集、保存,在现代文化的冲击和渗透下,这些古老质朴的苗族文化,还是很有可能会流失掉。”

  戚咏梅的决心

  “苗族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特殊性,文化个性突出,内涵丰富,体现了苗族的生存意志和价值取向。苗族优秀文化精神尤其体现在选择居住和建造风格方面,在抵御灾害、保卫家园的历程中,苗族人形成了抱团群居、合力御外的传统,还有苗族人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生存智慧。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还造就了苗族长期以来一直恪守的风俗习惯。”这是台江县委书记戚咏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席话。

  这位从江苏省不远千里来到贵州担任台江县县委书记的中年女性,深受贵州苗疆腹地的山水环境、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感染。

  在施洞镇采访时,记者针对施洞镇的建设和发展,与戚咏梅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

  记者:苗族文化在黔东南州最为集中,台江在充分利用民族资源打造特色小城镇中,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子?

  戚咏梅:丰富厚重的苗族文化,决定了台江县必须走一条与雷山、丹寨等地不同的差别化路子。有差异才有特色,有特色才会有竞争力。施洞镇作为省级示范小城镇建设点,在打造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小镇中,更要突出苗族文化个性,实现与西江“千户苗寨”差异化发展。另外,我们正在走一条历史脉络、文化特色与地域优势、产业发展相融合的路子,使吊脚楼、美人靠等苗族特殊符号充分体现出来,要让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村落都有震撼的苗族视觉冲击力、艺术想象力和文化感染力。

  记者:文化起源于特定的时代,都会打上明显的历史烙印,也折射出当时的生存条件。而这恰恰说明,一种文化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历史背景,一旦这种基础和背景发生变化,特定的文化也极有可能会随之消失。因此,在文化传承方面,政府将如何作为?

  戚咏梅:强化政府引导,依托深厚的文化积淀,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加速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壮大。以节庆为媒、文化为桥,办好独具苗族特色的“苗族姊妹节”、“独木龙舟节”、“舞龙嘘花节”,带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我们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对苗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应该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在施洞示范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加强银饰、刺绣的策划包装和市场拓展,把施洞建设成为中国苗绣银饰重要生产基地。还要成立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协会,加大苗族文化传承人培养造就力度,积极申报注册知识产权,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含金量和附加值。

  现在,台江县委、县政府已经明确了台江县发展的总体定位,即围绕“天下苗族第一县”深度挖掘苗族文化,彰显苗族特色,打造风情歌舞,让“文化穿在身上、史书从头读起”的厚重底蕴鲜明突出地彰显出来,使台江真正成为“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最后理想家园”。

责任编辑:苏慕凉【收藏】
上一篇:五月以来,台江红阳草场迎来旅客小高峰(组图)
下一篇:台江县“露天法庭”搬进农家小院 诉讼生产两不误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