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江招商引资工作中经常能听到这两句话——“用最好的政策吸引投资,用最优的服务对待客商”,“低门槛迈进,好环境留人,高效率服务,厚回报兴业”。这正是台江近年来以优引商的具体做法。“我来台江投资,脱不开这里领导干部的一片真情,他们的招商服务工作非常到位。说资源,这里不算太好;讲服务,这里可以说是一流。”来自湖南的投资客商周同剑这样说。
有“天下苗族第一县”美誉的台江县,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前几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名在全州相对靠后。
近年来,台江县委、县政府在全县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基础上,着眼当地的发展基础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提出“财政不怕现在有困难,就怕长远没指望”,同时研究出台了“以情招商、以优引商、以亲保商”的招商引资方案,确立以革一经济开发区为主要载体的招商平台。与此同时,台江县逐年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区域建设品位,改善投资环境,按照“标准化迈进,好环境留人,高效率服务,厚回报兴业”的要求,转变在家等客商、被动搞服务的僵化思路,发扬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辛万苦的“三千三万”精神,由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由单体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由政策招商向环境招商转变。
重视招商引资、投身招商引资、服务招商引资,把企业当成亲人来对待,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已成为台江全县上下的共识。为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台江县人社局在春节前向返乡民工发放了劳动技能及就业意向调查表,统计外出务工人员各方面情况,积极为在台江投资企业储备产业工人。同时还建立了服务入驻园区企业的工作台账,实行“一对一、多帮一”工作服务制度,对服务的内容明确到每个工作环节,对服务的主体明确到每个单位和个人,服务的范围明确每个入驻企业,要求每个县级领导和每个开发区干部至少要联系一家入驻企业,亲自带头,驻工地,与施工队作业时间同步,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主动帮助企业办理证照的申报审批及供水供电等其他保障服务,入驻园区企业在厂房和生产线建设等方面得到较快推进。
去年,该县签约项目42个,签约资金214.8亿元,开工项目21个,投产项目8个,到位资金54.2亿元,到位资金全州排名位列第三。今年1至2月,台江已有4个项目成功签约,签约资金2.7亿元,掀起了新一年招大商、上大项、调结构、促转型的发展热潮。(江涌 刘建设)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