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良好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财富(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7-22 15:16:56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商报  

162位嘉宾在荔波分论坛上畅所欲言,环保部原副部长王玉庆:

良好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财富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贵州和荔波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国家环保部原副部长王玉庆的这句话,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认同。当天,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荔波分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162位专家学者、非政府组织代表等畅所欲言。

  谈发展 走出“荔波模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贵州和荔波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王玉庆的话语一出,立即得到大家一致的赞同。

  王玉庆分析,由于历史及地理位置原因,贵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发展经济的愿望非常强烈。为此,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一些,除了需中央扶持之外,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将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允许兴建。要把自然生态最好的地方优先保护起来,不要等破坏了,再花力气去治理。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和第三产业,增加生态产品的生产和深加工等,这方面贵州和荔波都有许多经验可以学习发扬。”王玉庆如此肯定了贵州的发展之路。

  “我们践行世界承诺,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探索有效途径。”荔波县长瓦标龙说,荔波县获得世界自然遗产地金字招牌6年来,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严格践行《世界遗产保护公约》赋予的责任与义务。

  瓦标龙表示,荔波县先后在核心地核心区实施了自然保护区建设、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土地整理等一批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同时,在缓冲区实施了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珠江防护林建设、水土流失防治、石漠化治理等工程,荔波走上了环境友好、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之为“荔波模式”。

  谈保护 要专门立法

  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解焱博士说,中国的世界遗产地共有43处,其中文化遗产27项、自然遗产9项、自然和文化混合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3项。“我们的数量排世界第三,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解焱说,但我国与自然相关的世界遗产地的保护管理普遍涉及多个自然保护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非保护地管理水平、方法、管理严格程度等等不一,而且自然保护地的信息交流和兼容性不足。

  解焱说,要保护好与自然相关的世界遗产地,就要及时从立法方面来体现。目前,世界遗产管理条例制定、修改和实施工作亟待加强,有省份的、遗产地的条例,而且特别针对多种类型自然保护地组合在一起的遗产地,遗产地管理条例就更加重要。此外,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机构缺乏全面的执法权,所以一旦立法后,执法主体要明确,部门责任要清楚明白。

  谈挑战 在保护中谋取发展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熊康宁教授说,中国南方特殊脆弱的喀斯特环境与生态系统对自然条件、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两方面的效应,二者具有不可逆性。

  熊康宁指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所在地区多为贫困地区,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确立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必然是既要保护自然生态,又要使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山青水绿,人们富裕的目的。熊康宁提出,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解决好“保护与发展”这对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矛盾,在保护中谋取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创造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赢”的模式。


古木参天


小七孔风景区卧龙潭


植物界“大熊猫”:白花兜兰现身荔波原始森林

(作者: 高荣华)

责任编辑:李考平【收藏】
上一篇:全国知名博主相聚阳明祠 推介贵州 微话生态文明
下一篇:贵州“最美乡村医生”、“最美导游”评选活动启动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