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红阳和风暖扬帆争朝夕——大唐贵州新能源公司台江风电场建设纪实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10-31 10:36:56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迎着秋风,走进台江,雾霭沉沉的天空下,群山如黛,绵延百里的山梁上,一座座80米高的巨型大风车如繁星密布在山峦上迎风旋转,成为红阳草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让人心生暖意。风车的巨大叶片迎着和风缓缓旋转,经过这样的工序,清洁电能经过高架的银线源源不断地一路向南、向南奔流……。

  不负重托 踏勘红阳

  2013年3月15日,红阳风电场项目第一批施工人员进驻台江县红阳草场。第二天早上,大唐贵州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吴学金带着员工头顶冷风,脚踏残霜,沿着山路攀爬到山巅,俯瞰规划的红阳风电场项目,群山绵延、阡陌交通,满是茅草蓬生的山间小路弯曲向前延伸。他摊开零号施工图,手持冰冷的树枝,指着脚下的山峦,向同行的队员们说:“我们就要削平这些山峦,填平那些沟壑,修通大件运输通道,在这场子上建起面积为12.8平方公里,一期建设26台风机,总装机容量为4.96万千瓦的风电场 。”队员们一边细心的看图纸一边顺着他的手势往下看,早春萧瑟的山峦、万木低垂,干枯的茅草在山风的吹刮下瑟瑟摇摆,羞涩的太阳在山边洒下红光。队员们看着眼前情景,胸中荡漾起高昂激情,憧憬着不久的将来在这绵延百里的山梁上耸起一座座白色的巨型风车的恢宏场景。

  他们折叠好图纸,走下山来,看着夜色笼罩的台江县城,星星点点的灯火在河畔闪烁,队员们沿着街道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来。吴学金倚靠着木窗,看着静静流淌的小河,怀想起在湖南耒阳电厂度过的舒适雅致的时光,人生已过不惑之年,却带着组织的重托千里迢迢来黔开疆辟土,这茫茫群山,不知有多少艰难困苦在前方。对于他来说,风电建设事业是一个全新的舞台,他曾经从未接触,需要更加勤奋的学习和探索,风场选址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它关系着企业长久效益;他想到将来有数不清的日子,在荒凉和山风的陪伴下度过,多少有些许凉意。为了不辱使命,接下来的时日里,他带着踏勘人员身背干粮和水,跋涉在红阳草场的山峦间,风里来雨里去,对规划的风电场进行反复观测,每座风机的基础进行对比选择,基座的地质结构都进行认真的分析,最终取得精确的第一手资料,保证了项目顺利动工。

  解难释怀 临风狂舞

  项目动工期间,多争取一天,就多一天效益,为了让风电设备提前运抵现场。新能源公司派人到生产厂家现场寸步不离蹲守,为尽早拿到设备,他们办法想尽,好话说尽,终于使所有设备提前20天汇聚台江项目部。工程建设期间,运输大批重型设备的车队要翻越雷公山山脉,这里地势险要,狭窄迂回,稍不小心就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为了风机的运输安全,他们不畏艰难,团结协作,确保了这些超高超长的重型设备安全运到目的地。每一次在翻越其中最险要的10公里路程时,吴学金都要拿着对讲机随同车队徒步行走7个多小时,以便适时指挥队员全身心地参与到大件运输工作中去。风机叶片长50米,在螺旋式的山路上不能有效转弯,为了攻克此难关,在不修建进场道路的前提下,他们想出了在拖车后面安装活动底座的办法,在急弯处调整风机叶片的角度,使叶片上下左右进行最大空间移动360度,这样在道路急弯处避免了一切障碍物,有效解决了风机叶片太长而不能通过的难题,使一座座风机大部件安全运抵红阳草场。

  施工现场条件极其艰苦,住的是活动板房,吃的是方便面和咸菜。2013年4月,正当贵州东部的多雨天气,整个工地泥泞不堪,车辆深陷无法行驶,只好用人力推、用肩扛。在人迹罕至的峰峦间,新能源公司的员工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和休息时间,齐心协力,加班加点,全身心的投入到工程建设中。面对工期紧,任务重,自然条件恶劣等诸多困难,全体建设者心中卯足一股劲,与自然抗争,不惧艰险,与时间赛跑,团结协作,在4月25日,台江红阳风电场项目风机基础第一罐混凝土开始浇筑,充分展示了临风狂舞的精彩风姿。

  风机吊装周期长,危险点多,外加高空作业,是整个风电工程的重中之重。机组的单支桨叶长50米,主机机舱重达90余吨,整个风机吊装时要被提升至距离地面93米高度。从500吨履带吊重复拆卸、转场、组装、走场路径以及到达指定机位后如何停放,从吊装过程中500吨吊的主臂最大仰角和提升高度,到吊装前后实时风速测控等,都影响着风机能否顺利吊装完成,一个微小细节出现问题都将产生不可预想的后果。

  在早春四月,山下草木吐新芽,而红阳草场的山巅上,却依然寒风凌厉,温度只有几摄氏度,山风吹刮着人面部,撕裂出一道道血痕,不管穿多暖的皮鞋、多厚的军大衣,只要在山上施工,都会冻的瑟瑟发抖。为了保证吊装安全,安生部副主任唐世友紧裹着军大衣24小时在施工现场管理,一件军大衣穿了16天,白天穿着御寒,夜晚就拿来当铺盖合衣而睡,实施了对风机吊装全程跟踪。在那山风肆虐、阴雨绵绵的山峦间摸爬滚打,他皮鞋磨破了3双,劳动裤撕破了5条硬是监控着一线施工人员把26台风机一个一个,安全吊装到80米的高空。他看着最后一台风机叶片安全吊装在空中铆定,心中压着的石头终于落下了,他豪情满溢的解开灰色工装,袒露着滚烫的胸膛,双手握着枯草在空中激情摇晃,围着风机塔座奔跑而临风狂舞,如山巅的木棉花随风飘忽,心中有说不出的欢喜而仰天长笑。

  优化进程 一路凯歌

  加强过程监管。风电施工管理纷繁复杂,每一项工程的施工都包含若干工序,前期工序完工后如不及时检查,后续工序就会将其覆盖。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要求实施检验、记录、签字、验收程序,上一道工序验收合格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工程能节节推进,一路凯歌,这完全归功于建设者的默默奉献与冲天干劲。在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造价优化控制等方面实行闭环管理。图纸会审过程中,这群开拓者结合现场的土质结构及原材料状况,提出合理的设计变更建议,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做好施工成本控制。设计风机基础为直径20米,深度为4.5米,经过合理的现场优化,变更为直径为18米,深度为3.5米;风机安装平台从设计的50米×40米优化成45米×30米施工;在功能不减的情况下,综合楼建筑面积从设计的1434平米优化减少成986.6平米;80米高的塔筒由3节优化成4节,单节塔筒的长度不超过25米,这一优化使进场道路最大限度满足了塔筒运输条件;这些优化方案的实施,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得到了大唐集团公司和贵州公司的高度认可。

  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罗卫军说,工程部的李忠平,负责现场工程管理,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工地,最后一个离开工地,即使连续几天的感冒发高烧,他也只服下几粒退烧片硬撑着。因几个月都没有休假日,领导过意不去,亲自为他定几天休息日,都被他婉言谢绝。红阳草场春夏天气变化大,持续长久阴雨,有时大雾弥漫,有时暴雨骤袭,他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不论刮风下雨,不怕滚滚呛鼻黄尘,他嘴角总是哼着各种歌曲小调,一路行走一路歌唱,他在施工一线拿着卷尺不停的丈量着,行走在一座座风机之间,优化铺设电缆线路,场内道路优化、风机基座优化,进行反复测量,节约工程资金约2000余万元,他这种兢兢业业的精神一直感染着现场的所有员工。

  在红阳风电场建设的过程中,感人的事迹不胜枚举,罗卫军说道,正因为有这样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队伍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才换来了红阳风电场一期建设工程节节推进,在短短的6个月时间里,于2013年10月20日实现了全部风机并网发电,生产发电量586万千瓦时的佳绩。

  群山退去暮色渐渐从四周合拢来,我们乘坐的越野车行驶在雷公山的盘山公路上,放眼远眺,云雾飘渺间,若隐若现的风车在缓缓转动。置身其境,我不禁感慨万千,不由自主地一次次回眸红阳风电场,回味着建设者们说起建设红阳风电场的艰辛与辉煌,恍惚间,我看到风车旋转产生的一缕缕清洁电能经过高架的银线正源源不断地一路向南、向南奔流……(何斌)

责任编辑:杨萌【收藏】
上一篇:台江县认真组织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考试
下一篇:副州长刘晓春到台江县经济开发区调研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生产情况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