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飞云崖、野洞河)—施秉(杉木河、云台山)—镇远(舞阳河、青龙洞、古城)
黄平飞云崖:飞云崖景区系国家级舞阳河风景名胜区十大景区之一,距黄平县城12公里,以其有悬空石崖形如飞云而得名,历来为黔中一大名胜,史籍记载详尽和历代文人题咏之多,在中国、在贵州颇有盛名。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赞之曰:“天下山水之奇聚于黔中,黔中山水之奇聚于斯崖。”景区内古建筑建于明代正统八年(1443)年,后经不断增修保存至今。现为贵州省重点保护单位,省民族节日博物馆。漫步飞云崖、触目苍苔横啮、古意盎然,桥东石坊上清人鄂尔泰所题"黔南第一胜景",真是诚哉斯言。
野洞河:位于黄平县野洞河乡的野洞村,距黄平县城28公里,是重安江的主要支流,发源于黔南州的翁安县与黄平县交界的朱家山原始森林。河水清彻见底,两岸峰峦叠翠,河道全长18公里。漂流途中要穿过一个长150米、高10米的奇特溶洞(下野洞),洞中钟乳石景观别致,暗瀑丝缕飞扬。溶洞最矮处仅为2米,狭窄处仅1米只能溶一艘漂流船通过。洞中富于变化的溶洞景观神秘而幽深,漂流其间可随手触摸几千万年大自然苍桑巨变所形成的钟乳石,时刻感受到野洞河的真真切切,此时,你会仿佛感觉到是在地心漫游,妙不可言。
野洞河景区从2001年开发建设,2002年5月1日正式开漂,其漂流的特点是有惊无险,妙趣横生。野洞河的水时而平静如少女沉睡,时而湍急,似巨龙腾飞,在漂流过程中时而旋潭不前,时而奔流直下,让你心潮澎湃,兴奋不己,两岸的奇景会又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瑰丽无比,这里是一处集山、水、林、洞、泉、瀑为一体的理想生态旅游胜地。因此“野山野水野味野韵野洞河,真山真水真情真意真享受”便成为了野洞河神奇自然风光的真实写照。野洞河得日月之精华,集天地之灵气,这里山与水共形成的精美绝伦的洞中漂流绝景已使无数游客赞誉和留连,成为了贵州高原上一处新兴的美丽神奇的旅游胜地。2005年野洞河景区被中国旅游协会评定为全国十佳漂流旅游区,2006年9月成功晋级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为了中国第一独具特色的体验性旅游胜地。
杉木河:杉木河景区位于施秉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4公里。景区分为蛇冲、黄土内、紫荆关、蒋家田片区。景区以漂流、避暑度假、探险、科考为主,规划水源涵养区面积162平方公里,旅游面积49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久别重逢、通天门、双石并立、刀背石、高滩、犀牛饮水、无路塘、雷公滩、坛子口等。景区河床两 岸山峦重叠,奇峰错列,峭壁危岩比比皆是,古藤巨蔓坚忍曲折地络于绝崖,青松苍郁枝虬刚毅地挺拔于白云端。深壑空谷,朝暮云雾吞吐,峪口崖壁,古木交柯翠竹掩映。其间巧石星落棋步,竟相崛起,苍岩腹封,溪流鸣佩。或有飞涧从崖峰注入石上,曲折回绕飞流下泻,泉水纷云如冰绢玉屑飘筠空中,随风散落。杉木河水深足膝,晶莹碧透,河床多为洁净细沙卵石铺地,流水在洁净的河床上不急不滞,弯直曲伸宛然自若;遇缓坡浅滩处波光粼粼,过山弯崖根处,河水则一平如镜,倒映群峰叠翠。整个环境云飘山际,鱼翔浅底,鹭宿沙洲,奇花异草,鸟涧山谷,蝉鸣林梢,幽而不险,郁而不闭。倘若漫游其间,可观赏到山中的原始森林、奇芳异草、珍禽怪兽以及河里名贵的鳜鱼、油鱼、团鱼、娃娃鱼等动植物。露营时,在深邃神秘的峡谷里搭建帐篷,燃起篝火,相伴以水唱蛙鸣,共邀清风明月,一享大自然宽厚、质朴、醇美的感受。目前,杉木河景区已开发的旅游项目有漂流、峡谷涉水、休闲度假游等;杉木河漂流刺激有趣,有惊无险,老少皆宜。
云台山:云台山景区位于施秉县城北部,距县城11公里。景区以自然生态景观、人文文化景观及休闲度假为主,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樱桃湾、排云关、野牛洞、笔架山、印斗阁、老虎背、姥塔、渡云桥、周公殿、会仙桥、徐公殿、道安井、和尚坟、红六军团黑冲战斗遗址等。云台山因“山四面削成,独立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加之云雾缭绕”;故名“云台山”。云台山景区山势独特,群峰鼎立,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流泉淙淙,植被茂密,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十分壮观。景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动物主要有金钱豹、云豹、麝子、猕猴、藏酋猴、苏门羚、大鲵(娃娃鱼)、团鱼、鳖、银环蛇、五步蛇、虎纹蛙、绿臭蛙、鼯鼠等;名贵植物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银杏、红豆杉;还有穗花杉、铁杉、黄杉、珙桐、鹅掌楸、香果树等;另有叶兜兰、金兰、春兰、兔耳兰100余种兰花;150余种蕨类植物;200余钟苔藓。云台山400多年前曾是我国西南佛教、道教圣地;现存的周公殿、徐公殿、渡云桥、古驿道、碑刻摩崖等省级文物古迹和茂密的原始森林见证了云台山的鼓励和沧桑。云台山景区历经20余年的发展,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被贵州省政府拟定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第二批预选地。
舞阳河:舞阳河风景区是国务院1988年审定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贵州东线生态旅游和风情旅游的中心。它位于黔东南的北部,全长约400公里,贯穿黔东山地流入湘西沅江。舞阳河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东线生态旅游和风情旅游中心。
舞阳河最美的景色集中在镇远境内的诸葛峡、龙王峡、西峡,通称为“舞阳三峡”。其景色兼具峨眉之秀、青城之幽、长江三峡之险和漓江之美,沿岸有西峡瀑布、群虎啸滩、罗汉观涛、珍珠洞、三叠水瀑布、孔雀开屏、玉壶潭、一线天、诸葛峡等景点。舞阳河的景观有“五绝”:最神奇的是“水晶镜”,最秀逸的是“三叠水”,最壮丽的是“孔雀峰”,最险要的是“一线天”,最博大的是“卧佛岭”。泛舟舞阳河,群山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神奇而淳朴的苗族村寨——匏瓠更为舞阳河增添了神韵和活力。神秘的舞阳河,不是天堂胜似天堂。鲜明的个性特征之所撼动人心,主要在于舞阳河具有长江三峡之雄;蜀地蛾眉之秀;桂林漓江之美;阳朔胜景之幽而名冠天下。
青龙洞: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这片建筑群的总体特点是:依山而立,贴壁凌空。这里山势挺拔,峭壁悬崖。巨岩、洞穴合为一体。道、儒、佛三种宗教的寺庙群生山腰。它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雕梁画栋。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分别采用了“吊”、“借”、“附”、“嵌”、“筑”等多种工艺,硬是在一段悬崖上筑出中元洞、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等一片阁楼洞天。它气势雄伟、构思大胆、布局精巧。使其呈现出洞中建楼、楼中藏洞,欲露先藏、欲扬先抑、底层吊脚、阁楼悬空的独特风格,同时是一处全国独有的中原建筑形式与贵州苗侗吊脚干栏式建筑巧妙结合的建筑群。整个建筑群与石崖、洞穴、古木、藤萝融为一体,真是巧夺天工。集佛教、道教、儒家文化遗址于一山,错杂而不乱,有层次而又各自独立,是将建筑艺术、雕刻艺术与自然风光完美结合的艺术珍品。
青龙洞保持山水园林本色,与甘肃麦积山、山西悬空寺并称中国古代三大“悬空古建筑”,有“贵州古建筑博物馆”之称。
古城:远镇一方的古城镇远带您走进黔东南传统民族文化的迷宫,了解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参观青龙洞古建筑群的雄伟及在建筑史上的奇迹;领略婀娜多姿并具有漓江山水之美和长江三峡之险的舞 阳河风光;体验丰富多彩的苗侗土家民族风情;观赏铁溪的秀丽景色,走进儒林外史“龙神嫁妹”的美丽传说;探寻“歪门斜道”、古码头及古街市……
镇远地处贵州东南部,与湘西地区毗邻,素有“滇黔锁钥”、“入黔咽喉”之称,历来为“黔东重镇”,被誉为“黔中迷宫”,镇远自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设县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历史,西汉时属武陵郡。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始设无阳县。隋、唐置梓姜县。宋高祖绍兴元年(1131年)置镇远州。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司,后改为军民总管府。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置镇远州,隶属湖广。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镇远府,隶属贵州。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两千多年来这里一直是黔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镇远积淀了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众多瑰丽的文物古迹和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现已形成了五张国家级旅游品牌,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和平村”旧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铁溪景区。
镇远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淳朴的民风,仅3.2平方公里的古城区就有以青龙洞古建筑群为代表的文物古迹160余处,古民居、古码头、古井、古巷道、古建筑与碧波荡漾的舞阳河水交相辉映。这里是中共早期革命家周达文烈士的故乡,这里有许多红军长征时留下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和战斗遗址,这里有世界著名的“和平村”---原国民党政府军政部第二日军俘虏收容所旧址。此外,镇远聚居了苗、侗、土家等多个少数民族,长期以来,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国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独特包容性文化,有“传统文化迷宫”之称。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