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县武装部部长何世文边跑边接电话,他带着12名干部和应急民兵,火速出发。
7点50分,焦急等待在山村口的村民看到一抹绿军装,大家的惊慌、恐惧和不安迅速消散,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在抢险救灾现场,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他们冒着山体继续滑塌的危险,对灾区进行拉网式的搜查,组织疏散群众,建立临时居住点,安排群众休息,沿山设立警戒线。
抢险救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现场成立了临时指挥部,县委书记吴明、县长吴世胜在第一线指挥抢险救灾。
民政部门马上运来帐篷、饮用水、食物等急用物资,保障人民群众不受饿不受渴。
交通、国土、民政、公安、消防、医疗卫生等相关部门已陆续进驻灾区,执行抢险救灾工作任务。
8点,灾区群众全部疏散和妥善安置。
当天中午,临时救灾帐篷搭建完毕,集中安置68人,分散安置80人,并暂时为每户补贴100元、5斤油、20斤米以及棉被床垫若干。全县共疏散安置灾民59户249人,采取临时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两种形式,其中临时集中安置9户32人,暂住旅社或酒店21户77人,投亲靠友29户140人,涉及思旸镇大榕、马坡、铜鼓田3个村。镇远县疏散安置8户29人,涉及羊坪镇响水坪村。
岑巩县全面启动救灾应急机制,成立了“6.29”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抢险救灾组、险情排除组、专家技术组、医疗救护组、转移安置组、交通及现场秩序维护组、新闻报道组、群众工作组等工作组。
全部工作组以最快速度进入灾区。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型地质灾害,岑巩县委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发出全县动员令,第一时间部署公开透明信息发布。
救灾反应之迅速,应对之有效,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充分显示了岑巩县党委政府在危机处理中的冷静和成熟,得到了上级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党和国家没有忘记岑巩,一时间,关注的目光对准了黔东南州东北角的岑巩县。
6月29日15点,黔东南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耿生茂到达岑巩县指挥抢险救灾,带来了州委州政府的亲切关怀,也带来了全州人民的关心和慰问。
此时,岑巩县的抢险救灾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直接指导下进行。
16点30分,国家防总工作组组长徐勤勤及3名成员到达现场。
灾情牵动着黔东南州委书记廖少华的心,20时,心急如焚的廖少华书记抵达岑巩县,他下车伊始,就徒步进入灾区,爬山涉水来到堰塞湖口。
实地查看之后,廖少华书记迅速组织召开岑巩县抢险救灾工作专题会议。
经过国家防总工作组、省州专家研究讨论,进一步完善抢险救灾工作方案:启动州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州、县两级抢险救灾指挥部,立即组织湖区淹没范围内村民撤离;启动州级地质灾害预案,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加强对滑坡体的监测;加强技术力量,加快挖通泄洪槽。
当会议结束的时候,已经是6月30日的凌晨2点。
在此之前的凌晨1点50分,25辆大型运输卡车沿着凯玉高速公路进入该县。车上带着凯里市支援的168根大型输水管道,它们将被用于泄洪槽的槽体铺设。
当夜,岑巩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