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首页 > 财经 > 正文

进口红酒暴利"步步惊心":到岸价15元售562元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3-16 09:28:57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进口红酒近年来一直走俏市场,近乎变身为“健康”、“高档”、“情调”甚至“奢侈品”的代名词,但进口红酒火爆的背后却是丛生的乱象。

  “大拉斐”年产量24万瓶,却在中国卖了200万瓶

  据浙江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关人士介绍,2011年,浙江省进口红酒共计699批,总重量达6975.26吨,总金额达到3785.9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0.32%,67.71%和92.46%。

  宁波保税区是中国国内较大的进口葡萄酒交易市场,而宁波市政府新闻办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市有3000多种来自全球各地的葡萄酒,500多家红酒经营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在“进口葡萄酒集散地”温州,目前仅市区葡萄酒庄就有近400家,而本地经销商仅占全市酒商数量的30%左右,另外70%散布在全国各地。据统计,自2007年开始,温州进口葡萄酒已经连续4年增长翻倍,去年进口总金额达到2524.1万美元。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说,现在世界经济不景气,主要葡萄酒生产国产能过剩现象日益凸显、欧美洲销量下滑,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智利、美国等世界主要产酒国纷纷来中国开辟市场,中国已成为全球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

  有关数据显示,过去4年,中国进口红酒数量增长了60%,远远超过国产红酒产量的增长,其市场占有率已从不到1/10上升至约占1/3。“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进口葡萄酒品牌上万个。价格从几十元到几万元、几十万元都有。”郑宇民说。

  但市场火爆的背后却是傍名牌、国内灌装勾兑、国内灌装冒充“原瓶进口”、低档酒冒充高档酒等乱象丛生。

  据调查,在进口红酒市场,“拉斐”和“卡斯特”是被傍得最多的品牌。仅“LAFITE”,就发现有“大拉菲”、“拉菲正牌”、“拉菲副牌”、“拉菲传奇”、“拉菲传说”、“罗氏拉菲”、“拉菲窖藏”等上百个品牌,价格从100多元到几万元不等。而“CASTEL”也同样。有经营者甚至别出心裁地将“LAFITE”、“CASTEL”直接拼凑成“卡斯特拉斐”等虚假品牌。

  “目前我国进口、灌装红酒大致分两种,一是葡萄原汁,一是进口葡萄浆。前者运到国内,厂家直接分装成成品。后者按口感加水和色素等调配勾兑。”经销商刘先生说,在我国,虽规定葡萄酒是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酒精度≥7.0%(Vol)的发酵酒,但未明确规定葡萄或葡萄汁按何种比例勾兑,因此也就很难保证灌装酒百分百是葡萄汁或葡萄浆。

  据有关人士介绍,“原瓶进口”是指一瓶酒从葡萄种植、采摘、榨汁、发酵、窖藏、装瓶、酒标及内外包装全部在原产国完成。但市场有的葡萄酒标注国外原瓶进口,实际却是原酒汁从国外进口,在国内灌装、分装。

  除了用尽量逼真的包装、口味相近的低档酒冒充高档酒,让国产红酒穿上“洋马甲”,也有经销商还从国外进口大量的低质红酒后,加水勾兑,甚至在原酒里非法使用二氧化硫、“苋菜红”添加剂。

  郑宇民说,“大拉斐”红酒的年产量也就24万瓶,到中国市场充其量也就5万瓶,但市场销售是多少?200万瓶!“真标假酒,假标假酒,消费者很难分清。”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iPad商标纠纷案尚未落槌 苹果唯冠再打口水战
下一篇:中国移动去年盈利1258亿增长5.2%(图)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