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民生连线- 求职招聘- 旅游- 房产- 酸汤社区- 吃喝玩乐- 黔港微博- 家园博客- 生活帮- 手机报- 团团赚- 专题

订阅
首页| 全州新闻| 时政要闻| 县市新闻| 专题新闻| 民生连线| 视听中心| 黔港图库| 投资黔东南| 招商引资网

岑巩城乡活跃着一批“数字农民”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09-07-13 12:06:04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港讯 (吴伟)“自从有了网络,我们山里人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了,上网看新闻看电影听音乐,还能学技术找信息……”客楼乡安山村支部书记曾朝坤刚换了台新电脑,他高兴地告诉笔者,现在要学着在网上做生意呢。如今,在网上发布一条信息或者打一个手机,就做成一笔生意,逐渐成为岑巩县一批“数字农民”的拿手好戏。

  “数字农民”的出现,是岑巩县加快城乡信息化发展步伐的结果。

  今年以来,岑巩县委、县政府把实施电话“村村通”工程列为全县的十件实事之一,借助“村村通”工程机遇,加大对农村数字化的投入。目前,全县农户程控电话普及率超过98%,手机信号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以上。有413户1800余人的新兴村,几乎家家安了程控电话,拥有手机1600部,人均收入2600多元。该村村民姚元斌是一名个体运输驾驶员,用“数字”技术联系业务跑运输,每月仅手机费就要花500多元,一年收入6万多元。思阳镇岑丰村从事松脂和茶叶加工的村民靠手机与外界联络和做生意,全村有手机82部。最边远的羊桥乡两河村村民黄军,今年5月20日打出去一个手机,猪贩子就上门将他家养的60多头猪买走,现场付款两万多元。

  靠经营办公器材致富的大有乡农民吴秀珍也是一位“数字农民”,她一年的固定电话和手机费用超过了5000元,生意上的结算都是用银行信用卡。她说:“我都快成‘数字人’了,在家用电话,出门打手机,上网做生意,结账靠刷卡,样样都离不开‘数字’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岑巩农村,有2000多户农民靠“数字”技术了解信息经商搞生产,他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数字”的帮助。其中,有数百户农民用上了电脑,仅大有乡就有16户人家用上了电脑。新兴村石玉萍通过农经网销售茶叶,月收入达1000多元;大有乡大有村刘安凤从事电脑摄影,月收入近千元。思州石砚、思州文旦柚、思州绿茶等岑巩特产通过网络推介,已在省内外“叫响”了品牌。

  宽带“村村通”让岑巩农民学会了网上创业。县里积极引导农村科技示范户、种植养殖大户和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率先“触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达到开通一户服务全村的效果。结合“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千村帮扶”、“百万农户致富工程”等惠农支农工程,县里加大了农村信息化技术普及和支持力度,把20岁左右初高中毕业后回乡的青年纳入培训,配合各级党委开展“双富”(富口袋、富脑袋)培训,组织了多次网络应用培训,让他们发挥“信息桥梁”作用;开展农家女上网培训,让“留守妇女”不出家门挣钱,感受信息化的魅力。全县科技示范户、农副产品加工户、种植养殖大户,经过上网培训,活跃在城乡,发挥着信息使者、带动村民致富的作用。

  如今,成百上千“数字农民”活跃在岑巩古思州大地,依靠“数字”技术悄悄地改变着山乡群众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互联网进入农家,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网民,浩如烟海的网络资讯不断开阔着农民的视野,在帮助农民提高种养技术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县委副书记吴昌盛说,“改革前,我们依赖的是河流,这些年我们靠的是物流、商流,现在网络宽带进村,我们依靠的是信息流”。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岑巩:山洪暴涨 汇流成瀑布(图)
下一篇:岑巩县廉政文化筑起反腐"防火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