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从江:江滨旅游巧打民族牌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9-05-14 10:39:28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港讯 (李田青)如今的从江县城,独特的民族民俗景观竞相入眼。美丽的都柳江穿城而过,在新城老城之间,构成了一幅“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优美画面。

 

    特色是城市的灵魂。县委书记杨俊认为:从江是少数民族县,有浓郁丰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必须树立特色观念,凸显“自我”。

  

    为打造好贵州南大门——从江这块独具江滨特色的旅游胜地,从江县的决策层在县城建设的这盘棋上,着力做好3篇文章。一是打造码头文化,将码头作为县城的一道亮丽风景。1996年省、州交通部门投资190余万元,修建了从江大码头。码头设施功能为15吨级,中低水位和高水位泊位各一个,综合楼一幢,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二是打造鼓楼文化。鼓楼是侗族文化的标志和象征,2005年在县城建成的29层46.8米世界最高木结构建筑——从江鼓楼,引起了国内外建筑界专家人士的高度关注和外来游客的广泛兴趣。三是打造桥城文化。从江县城长4.1公里,在都柳江上建造了一批风格不同、形态各异的公路桥、风雨桥、花桥,为这座美丽的江滨城市增添了不同的色彩。

 

    从江县还充分利用山水优势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造血”城市建设,精心打造“广场文化”、“鼓楼文化”、“看台文化”“长廊文化”,全面建设生态宜居县城。短短几年,该县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了鼓楼生态广场、古榕休闲广场、行政中心广场、民族一中广场、月亮湾风雨桥长廊、民族运动场看台、街心花园、丙梅后山观景亭、县城防洪大堤等一大批文化载体工程,并在装饰上大量使用体现民族民间生活情景的板画,以及侗族建筑特有的栏杆雕刻等民族元素,充分体现了从江的民族文化底蕴。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文化内涵也在不断提升。清晨,晨练的市民在这里散步、打拳、练剑,怡然自得;黄昏,三三两两的市民休闲、散步,跳舞,倩影流连。一位来过从江的游客说:“现在从江更迷人了,因为从江人赋予了她更多的内涵和韵味。”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为使县城“绿”起来,从江县全方位实施了绿化、美化工程,法国梧桐、雪松、榕树、桉树、香樟等数10种树种在城区随处可见。县城内还有百年以上的榕树20株,枫树58株,红豆杉1株。截至2008年底,城区绿化面积达5360平方米。如今走进从江,就像走进一个绿色大花园。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从江县“五措施”做好洛贯产业承接区先期工作
下一篇:从江春耕,加榜梯田分外迷人(组图)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