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他,跳进惊涛骇浪中“英雄救美”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7-08-20 00:00:00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7月27日,一个平常而普通的日子,可对于三都县19岁女孩王厚兰来说却是刻骨铭心的。这一天,王厚兰被卷入都柳江洪流中,漂泊11小时150公里到从江,被当地党政军民奋力救起,才起死回生,幸免于难。而跳进惊涛骇浪中救人的就是从江县丙妹镇丙梅三村农民贾老四——

                 
              贾老四:英雄出自平民


                                             李田清

     这是个催生感动的时代,月亮山下、都柳江畔的从江是个充满感动的热土。贾老四,从江县一个普普通通的侗族农民,7月27日,他在都柳江的涛天巨浪中舍己救人,谱写了一曲“见义勇为”的英雄之歌。
     7月的从江,人们一齐把目光投向了这个来自丙妹镇丙梅三村的“平民英雄”,传颂起这起党政军民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7月27日,是从江县党政军民与贾老四英勇救人的日子,当时在场的人都说:“贾老四真是好样的,了不起!当时那个水啊,真是无法形容,就算水性好,下水后命就不是自己的了!”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2007年7月27日这天。南国黔东南的7月,天空阴云密布,连绵的大雨使都柳江洪水暴涨,洪水挟裹着大量泥沙、柴草咆哮着奔流而下。凌晨4点18分,正在熟睡的贾老四突然接到妻弟的电话,说都柳江涨水,上游漂来许多木材柴火,叫他起来打捞。他赶快找来一根7米多长的竹竿、两根拇指大小的绳子和几个爪钉后来到河边,透过路灯看到汹涌的河水中不时飘来柴火,心想得抓紧时间捞点柴火,节省一点买柴钱。
     当他走到农业局码头时,看到几辆小车的灯光直射江心,20多个人围在一起议论着什么,神情严肃。走进一打听,原来是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的领导正在商量如何营救一落水女孩。
     人群中一名干部告诉他,上游的三都水族自治县普降暴雨,都柳江水猛涨,昨晚7点三都一名女孩在探访亲友的途中惨遭厄运,被卷入洪流。上游的榕江县发现这一重大险情后,迅速组织营救队伍沿江几次抢救未果,于是榕江迅速通知从江,请从江组织人员在下游进行搜救。得知这十万火急的情况后,从江县副县长龙笛信迅速带领县公安、水利、安监、海事等部门的同志赶到河边,边研究营救方案,边组织施救。这名干部还告诉他,县里对这次救人高度重视,县委书记杨俊多次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为此县里紧急研究了三套救人方案,最后把营救点选定在农业局码头,主要是考虑到这里一是交通方便,二是有路灯,三是洪水在这里相对平缓。
     贾老四心想,大家都在参与救人,捞柴火是小事,救人才是大事。他决定加入救人队伍,主动向在场指挥营救工作的副县长龙笛信,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沈永生请求加入营救队伍。龙笛信副县长问:“你会水吗?”贾老四回答:“会!我从小就在河边长大!”龙笛信副县长又问:“你有把握吗?”“我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但我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听说要竹竿和绳子捆救生圈救人时,他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竹竿和绳子拿了出来,同时还与干部们一起讨论救人的法子。贾老四在都柳江边长大,从小喜欢游泳,练就了一身好水性,所以在营救队伍中,只有他一个人是脱光衣服,只穿一条短裤,光着脚丫的人,随时准备下水救人。
     凌晨5点50分左右,设在上游从江二桥的观察点传来消息,说落水女孩已被冲过二桥正往下游漂来。“救命、救命” 不一会儿,贾老四远远就听到了那女孩碱救命的声音。“快抛!快抛!”龙笛信副县长迅速指挥大家营救,“呼”的一声,一条牵着生命希望的绳子带着救生圈飞向那落水女孩。只见那落水女孩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终于游到救生圈边,松手放开救她命的那根木头,无力的爬在救生圈上面。
     此时,那落水女孩已筋疲力尽,在激流中挣扎着,时隐时现、随波逐流,随时都有再次被汹涌的洪水冲走的危险,情况十分危急。贾老四脑子一个激灵:”救人!要下去救人!”他再也按捺不住了,主动请战:“我熟悉水性,还是让我下去吧,再不下去,恐怕就危险了。”在围观的群众中,这时有人说风凉话了:“哟,救上人来,你可得到一万块奖金。”“得不得钱是小事,救人才是大事。”说着,他冒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可能,毫不犹豫的迅速拿着一根救生绳子,奋不顾身的迎着巨浪跳进激流中。          
     都柳江在其安静的时候是温柔的,你可以在其间嬉戏,但山洪暴发时,对其惊涛骇浪的威力,人们大都避而远之,没有几人敢以身和其相抗。出于救人的本能,贾老四没有想那么多,等他跳进激流中,他才知道,大风大浪时的都柳江,可不像平时那么温驯。时间一秒秒地流逝,他十分清楚此段河道相对平缓,下面的弯更急,浪更大,漩涡更多,若不能在这里将落水者成功救起,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一手拿绳子,一手紧紧抱住那女孩,慢慢的往岸边靠。为避免石头碰伤落水女孩,在托出水面拉上岸时的过程中贾老四始终用双脚蹬着码头堡坎壁,奋力与洪水搏击。在岸上的干部群众帮助下,终于把这个在惊涛骇浪中飘泊11个小时150公里、奄奄一息的19岁落水女孩王厚兰救上岸来。此时,一夜未合眼的在场从江党政军民激动不已,纷纷拍掌相庆。
    在这场人与洪魔的搏斗中,贾老四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凭着果敢,凭着机智,凭着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精神支撑,救起了危在旦夕的生命。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人的人性光辉,让我们再次目睹了平凡人的壮举。
    英雄壮举绝非偶然。熟悉贾老四的人说:“贾老四舍己救人,这是他的本性所至!”。从丙梅三村村民那里,我们了解了这个普普通通的侗族农民的人生轨迹。
     贾老四,今年40岁,出生于一个较为贫困的侗族家庭,他共有7姊妹,16岁的时候父母双亡。那年他就开始跟随大哥放木排到广州,他会木工,也做过搬运工,近年靠在县城踩板车帮人拉货挣钱维持家用。他为人朴实厚道、乐于助人,所有认识他的丙梅人都说他是个好人。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在姊妹的印象中是个好哥弟,在妻子心目中是个好丈夫,在儿子心里是个好爸爸,得到了村民、周围朋友的认可与尊敬。“老四孝敬老人,乐善好施,不管谁家有了困难,只要吱一声,他都乐意帮。”说起贾老四,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
当我们见到贾老四,谈起他勇救落水女孩的感人事迹时,他却对这事看得平静如水,对人们的关注没有太多的在意:“我是普通人,就是跳进水中救了一下人,不去救,良心上不安!”“再说,没有县委政府的正确指挥,没有在场的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凭我个人的力量也是救不上来的。即使我不下去,别人也会下去救的。”
    当问及纵身跳入洪水时是怎样想的,有没有想到有生命危险?他笑了笑,憨厚地说:“当时救人就是出于本能,危险肯定有,水大得很,又很浑浊,更何况激流中乱石翻滚、木桩飞流……说实在,当时什么也没想,只想着去救人!” 当我们问,如果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还会不会去救人?贾老四没有丝毫犹豫:“会,肯定会!”
    从他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着朴实外表却又充满内在精神力量的贾老四,他平凡而真实,从他身上,我们很难挖掘出什么伟大的闪光点,但正是这种平凡的真实,让人觉得他是我们身边的英雄,可亲可信,真实自然,没有丝毫的娇柔做作,没有一点的功利心理。
贾老四,一个普通农民,一个质朴汉子,为了一个陌生人,在涛天巨浪中展现了“侠义大者”的气概!面对这个“侠义大者”,任何的语言都是苍白的,任何豪言壮语都诠释不了“侠义大者”的气概。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举动源自内心品质,一个救人英雄的真正品质。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凌晨发生:民房火灾  爷孙3人丧命
下一篇:从江消防深入旅游景点开展消防安全工作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