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州委、县委决策部署,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聚焦“急难愁盼”,切实推动解决群众面临的难事、基层面临的难题、发展面临的难点,县住建局三强三抓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强化保障改善民生抓落实:一是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强化对老旧小区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运、通信、消防、安防等设施的改造提升,保障基本民生。在“保基本”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制定改造内容清单,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提升。计划到2025年要全面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86个,涉及住户3752户,其中:2021年开工改造10个小区552户,剩余76个小区2106户于2022、2013年实施完成。目前完成11栋房屋的改造涉及户数76户。二是完成6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累计发放租赁补贴372户,发放租赁补贴资金97312元。三是全县“烟囱楼”排查整治台账1686户,各乡镇形成工作专班,建立台账,对清单内“烟囱楼”根据倒排工期表时间节点及时督促业主和营业单位进行整改。
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抓提升:启动东关上旅游服务中心新建城市公共停车位200个,建设新建充电桩20个。到2023年底计划完成背街小巷改造21条,全县背街小巷100%达到基础改造标准,20%背街小巷达到提升改造标准。其中,2021年新开工改造背街小巷3条。
强化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相衔接抓巩固:一是从产业入手,做好帮扶村发展衔接。帮助江古镇军坡村、寿斗村在以茶叶、艾叶产业现有基础上,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做好产业规划,借助于特色产业形成完备的产业链,进而带动脱贫户稳定致富。采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不但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而且延伸产业链条,有效提高产业扶贫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对退出的贫困人口,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派出3名能力强的年轻干部下村开展帮扶工作,在完善提升相关扶贫政策的前提下,使现有帮扶政策在过渡期内保持总体稳定,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和防止发生新的贫困。三是从治理入手,做好服务衔接。围绕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从而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组织保障。开展农村文化创建,深化乡村德治建设。此外,积极探索顺应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智慧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杨文刚)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