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20日上午,跟随着黎平县非遗中心一行人走进了黔东南“芦笙第一寨——滚大村”,悠扬悦耳的声音让人醉在云雾缭绕的山间,循声望去,是滚大村培利寨群众迎接客人吹起的芦笙。县非遗中心主任徐业礼在滚大村第一书记吴汉锦、村民委主任滚书财的陪同下,为该寨芦笙制作合作社荣获省第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挂牌。
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荣誉,有力促进群众学习传统技艺,扩宽群众增收渠道,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全面融入乡村振兴,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据了解,2006年5月20日,芦笙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6月12日,滚大村培利寨芦笙制作合作社被贵州省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扶贫开发办授予第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滚大村培利寨芦笙制作合作社也是我县9家确定为全省第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之一。
目前,该比响芦笙合作社带动8个芦笙加工小作坊55户,共有86名芦笙师傅,年加工芦笙上万把。因制作的芦笙声音洪亮、手艺精湛、做工精细,培利寨声名远扬,前来订购芦笙供不应求。大芦笙以每把380-420元的价格出售,小芦笙每把80—100元的价格出售,实现年创收600多万元,户均收入在20—100多万元,是名符其实的“芦笙第一寨”。(吴汉锦)
(图为县非遗中心主任徐业礼和滚大村民委主任滚书财在滚大村培利寨芦笙制作合作社门前共同挂牌后合影)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