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共产党员杨发培、杨生元投资20万元,在黎平县罗里乡平地村创办的大叶韭菜基地,已经初具规模,亩产值可达20000元。目前该基地长期解决10人打工就业。
家住平地村的杨发培、杨生元,去年初因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单位开不了工,一直在家待着,不知道什么时间能返岗,因此他两盟生开发扩大种植本地大叶韭菜基地的想法,找到本村杨永吉, 杨银坤商量不谋而合,于是他们四人共出资20万元,利用村里的边远阴凉荒田,种植了大叶韭菜、韭菜黄等品种。
据悉,“平溪韭菜”指的是从罗里乡上平头村到平地村一带的韭菜,因为这里森林覆盖率高,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常年雾气缭绕、清澈山泉水浇灌等自然条件下,生长出来的韭菜叶片扁平宽厚、鲜嫩、翠绿、口感极佳,并富含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营养价值高。从根部到叶片、花苞都可以食用,深受大众喜爱。割掉叶子以后很快又长出新叶,繁殖迅速,生长正常情况下,亩产值可达两万元左右。
目前,种植的20亩大叶韭菜,长势良好这个产业,长得最高的达1.17米,昨天,平地村举行了采摘韭菜比赛,以采摘到最高的韭菜者为胜,游客邓先生和村里的两名妇女分别获得第一、第二、第三名。
首先因水土的不可复制性,能让韭菜品种保证有优势;其次当生产技术稳定和销路打通,很容易复制,片区群众都能利用自己的田地推广,形成地方产业;就蔬菜种植初步测算,亩产值一万元以上,加上配套养牛,留守的人都会有稳定的收人,带动更多的人返乡就业。大叶韭菜是从4月份才开始将韭菜和韭菜根在网上销售,现在全国各地都能买到,评价非常好!目前也在与贵州的超市对接,解决销售问题。(陆书明 吴厚凯)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