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一把剪刀、一张张红纸,黔东南这两人妙“剪”生花忆党恩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1-06-28 15:00:38  来源:黔东南微报  

  一把剪刀、一张张红纸,彰显了民间剪纸艺术魅力。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表达了对党的祝福和感恩之情。

  6月25日上午,黔东南州老年大学一楼教室里,黄跃莲、潘荣葵两位老人正向记者展示着她们的剪纸画。这些作品花费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方寸之间,情意满满,她们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庆祝建党100周年。




 

  爱上剪纸 源于一次外出学习

  黄跃莲是凯里一职校退休职工,2019年,60岁的黄跃莲在州老年大学上课期间,有幸得到一次外出学习机会,一个星期的学习时间她接触到了剪纸,从此之后便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门指尖上游走的“老手艺”。

  “以前只是在电视上见过剪纸,没想到自己也能有机会学习。一把剪刀,一张纸,刚开始想到啥,顺手就画下来,剪完后的东西,还不错。”黄跃莲在老年大学绘画班学习,因为有一些绘画基础,先把要剪的画画出来,然后慢慢练习,练着练着就越剪越好了。

  然而,在黔东南会剪纸的手艺人并不多,“据我了解,县里面有几个剪纸爱好者,全州加起来不到十个。老年大学有教画画的老师,可是没有会教剪纸的,只能全凭自己摸索。”黄跃莲说,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也没有喜欢剪纸的朋友交流,使得学习过程缓慢不少。

  于是,黄跃莲时常跟同在老年大学绘画班的潘荣葵分享剪纸心得,她的随口一句,“跟我一起剪纸吧!”没想到,潘荣葵爽快地答应了,而且第一次尝试就成功了。


 

  服务社会 剪纸多了几分乐趣

  2020年初,全州人民齐心抗疫情,黄跃莲萌生了创作抗疫作品的想法,刚开始只想着在这一特殊时期进行剪纸挺有意义,后来有幸参加了“中国百位剪纸大师抗疫优秀作品线上展览爱心拍卖活动”,2020年5月28日,她的作品和全国百名剪纸大师一起在网上拍卖,所得善款全部用于捐助。

  “能够为抗疫尽一份力,辛苦一点也值得。”黄跃莲说,做喜欢的事,又能帮助到别人,是件开心的事。

  黄跃莲的同学,72岁的潘荣葵是一名老党员,州农科院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习。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潘荣葵和黄跃莲商量着,“创作几幅剪纸为党庆生吧!”说做就做,从五月初开始准备,两人各自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准备作品。

  “跟之前的作品稍有不同,我请了书法老师写字,然后再进行加工。”黄跃莲的三幅剪纸作品上,“爱人民”“爱祖国”“感党恩”九个大字明亮而醒目。另外一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字样的剪纸,已送往省老年大学展出。

  “画画花的时间不长,主要是剪费工夫。要有耐心,还要细心。”两年的时间里,两位阿姨创作了不少作品。作为一名剪纸爱好者,她们对传统文化别有情怀,对礼赞建党100周年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潘荣葵的作品则以凯里市井为元素为主,苗族妇女正在刺绣,其中还有“凯里老街酸汤鱼”字样的老字号酸汤鱼店。行人穿行在街头,好生热闹。

  “在创作的剪纸作品里,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整体。不单单是要靠剪,有很多细节的地方需要用刻刀一点点刻,慢工才能出细活。”潘荣葵介绍,有的作品光是扣边框都要花一个星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咱们幸福的生活。”她们亲历了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由落后走向富强的沧桑巨变历程,用剪纸艺术礼赞建党100周年,感到非常荣幸。(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玲 王珺)

责任编辑:吴如贵【收藏】
上一篇:暴雨如约而至,黔东南这些地区请注意防范!
下一篇:州商务局举办《反食品浪费法》政策解读和餐饮企业经营规范实务培训活动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