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省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创新完善便民利民举措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08-25 14:15:38  来源:贵州日报  


  核心提示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省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显著,但与全国和西部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自省委、省政府提出“像抓教育抓交通一样下更大决心抓好医疗卫生事业”之后,全省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上上下下积极探索创新,破解难题,缩小差距,涌现出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启动居民健康卡实现就诊“一卡通”

  杨蔓薇

  6月30日,省卫生计生委正式启动“贵州省居民健康卡”发行应用工作,在部分县区和三级医院同步开展居民健康卡发行和应用试点,在年底前完成60万张居民健康卡的发行目标任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贵州省城乡居民的全覆盖。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手一卡、服务一生、全国通用、开放兼容”的居民健康卡发行原则,我省居民健康卡发行后,将逐步替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卡)、现有各医院自行发放的诊疗卡及与卫生计生服务相关的证卡,实现卫生计生服务的“一卡通”。

  今后随着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互联互通,持有居民健康卡的居民将陆续享受到如持卡就医一卡通、实名预约挂号、自主查阅健康档案、就诊期间便捷支付、自助打印检查报告、远程医疗、跨机构电子病历借阅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一系列便捷的卫生计生服务。

  目前,居民健康卡已在省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7家试点医院开通使用,实现了对原有诊疗卡的全面替代,居民持卡可看病就医并调阅自身健康档案,而且在持卡就诊时实现本次就诊情况实时上传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便于居民享受连续的医疗服务。

  另外,持居民健康卡预约挂号,除可预约省医、贵医附院等省内大型三级医院,还可通过建设银行渠道预约挂号国家级重点医院,如301医院等。同时,居民健康卡还具有普通建行借记卡的所有功能,可以用于存取款、转账汇款、支付等功能。作为金融IC卡,圈存电子现金后还可便捷乘坐贵阳市公交汽车

  据了解,目前,在各试点医院已经设立了居民健康卡挂号交费专门服务窗口,安装了居民健康卡自助发卡机、自助挂号缴费机、检查报告自动打印机等设备,方便广大群众自助办理居民健康卡并享受更加便捷的诊疗服务,减少排队等候时间。下一阶段,省卫计委与建行贵州省分行还将联合医院开展和推出更多便民利民的优惠活动、措施。

  2015年底前,省卫计委除继续对试点医院居民健康卡应用继续进行深度挖掘,推进试点医院中居民健康卡对诊疗卡的全面替代外,还将全面启动贵州省居民健康卡发行应用工作,逐步扩大居民健康卡试点范围,从目前试点医院为主的零星发卡转变为以行业应用推动的“批量发卡”模式,通过新农合、妇幼保健、计生奖扶等业务工作渠道批量采集信息成规模的以市、县(区)为单位开展大批量的居民健康卡发行和应用建设工作,切实推动卫生计生业务的融合,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卫生计生服务。

  铜仁市探索建立新农合重特大疾病保险制

  肖会智

  2013年起,铜仁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农合重特大疾病保险市级统筹工作,逐步构建起参合群众“门诊报销、一般住院报销、大病报销和重特大疾病报销”四层医疗保护网,为全市参合群众撑起了健康“保护伞”。

  2013年,该市出台《铜仁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特大疾病保险管理补偿办法(试行)》,在全省率先建立新农合市级重特大疾病保险制度。2013年市级重大疾病基金从各区(县)当年新农合基金中提取5%、市财政补助200万元组成,凡是医疗费累计达到10万元以上的参合患者进入市级大病盘子,按80%报销。

  2014年,该市对新农合大病保险政策又进行调整,扩宽了保险责任范围。参合群众因病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经新农合政策补偿后,单次个人自付医疗费超过6000元部分按50%再补偿;因病住院治疗当次医疗总费用达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按80%补偿,原则上最高封顶线为40万元。

  当年市级重大疾病基金从各区(县)当年新农合基金中提取9%、市财政补助200万元组成,共补偿16680人次,补偿金额9937.06万元。其中,基本医疗报销后个人自付费超过6000元的补偿16171人次,当次医疗总费达到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补偿509人次,得到40万元补偿的有3人。

  2015年,该市继续深化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险制度,市合医办用1.16亿元为全市360余万参合群众购买新农合重大疾病商业保险,把参合群众因患重特大疾病当次医疗费超过10万元(含10万元)的补偿最高封顶线上调至50万元,比上年增加10万元,进一步减轻了参合群众的就医经济负担。

  今年上半年,铜仁市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险补偿6157人次,补偿金额3876.47万元。其中,基本医疗报销后个人自付费超过6000元的补偿5942人次,当次医疗总费达到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补偿215人次,得到50万元补偿的有1人。有37人次的参合群众享受到医疗费用预付,预付金额423.47万元,减轻了重大病患者垫资跑腿的压力。

  遵医附院整合门诊开展“一门式”服务

  肖毅

  为进一步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就诊困难问题,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开设整合门诊,采取“患者不动,医生集中”的模式,让群众在就医过程中享受“一门式服务”,备受好评。

  门诊是医院直接接受就医者,进行诊断、治疗和开展预防保健的场所,也是对大量病人进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第一线。随着医学发展,医院门诊分科呈现出高度细化的趋势,然而患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其所患疾病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往往一种疾病要选择在多个科室诊治,由此牵涉到多个科室,给患者就诊带来诸多不便。

  遵医附院在原有的多科会诊、多学科协作团队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成熟一个开展一个”的理念,于2014年8月1日开设了第一个颇具特色与优势的“消化疾病和泌尿疾病”整合门诊。其中消化系统疾病整合了消化内科、胃肠外科和肝胆外科门诊,泌尿系统疾病整合了肾病风湿科和泌尿外科门诊。

  整合门诊集中多个相关科室,实现了服务模式转变,将患者在各专科间的多次往返变为“一门式”服务,节约了等候时间,并可以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指南,为广大患者服务。这种“患者不动,医生集中”的人性化服务模式受到百姓的欢迎。

  此外,在缓解群众就诊难题上,该院还采取多种措施全面优化门诊服务流程。

  医院先后修订和完善院领导巡查、机关人员导诊、预检分诊以及天使志愿者导诊等34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了门诊管理的制度建设;通过开设便民门诊、特需门诊和慢特病服务处等方式,为特殊患者提供就诊服务,并在重要位置准备了多样化的便民设施;利用信息化建设平台,门诊已实现无纸化办公,就诊等候区全部实行电子叫号,门诊一卡通已实现诊疗卡、居民二代身份证、银联卡和社保卡均可自助缴费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能。

  遵医附院通过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和就医感受,使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赫章县“兜底”医疗促进精准扶贫

  余建伟

  赫章县城关镇河边村居民雷开双5年前因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不能行走,只能靠妻子背进背出。但他没去医院动手术治疗,因为医药费即便新农合给报销85%后,自己还得掏近3万元。2014年6月,县里实施城乡居民医疗“兜底”后,雷开双成功做了手术,13万余元的医疗费用,自己只掏了4532元。

  为破解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近年来,赫章县以新农合医疗保障制度为基础,通过整合城乡医保并轨、整合大病补充保险、民政和计生等特殊群体医疗救助资源,“两保两助一兜底”,为防止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上了三道“保险”。

  这就是所谓的“兜底”医疗。第一张网是城乡居民医保报销。第二张网是政策范围内自付费大于4000元的,到人寿保险公司进行大病补充保险补偿:1万元的报销比例是54%;1万元至7万元每增加1万元报销比例增加5个百分点;7万元以上部分按90%报销,分段累加合计得出补偿金额。第三张网是建立在前两张网基础之上,个人负担医疗费仍然较高且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经乡镇民政部门调查核实后,由民政医疗救助资金按60%的标准进行救助,这一比例,2015年4月起提高到了70%。

  “以特殊人群重大疾病医疗费用15万元为例,新农合报销80%后,剩下的3万元进入保险公司补偿阶段,按照大病补偿保险分段累加补偿比例,又可以得到1.77万元的补偿,如果家庭贫困,剩下的1.23万元还可以申请民政医疗救助,从今年4月起,城乡低保对象因病住院的民政救助比例从以前的60%上升为70%,即可得到8610元的救助费,也就是说患者最终只需自付3690元左右。”赫章县卫计局副局长陈大奎说。

  据了解,“兜底”医疗对象主要包括五保户、80岁以上老人、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精神病人以及低保户。2012年至2014年,赫章县3年共让1.8万人次享受“兜底”医疗,许多特殊人群、困难家庭没有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黔南州巡回医疗服务“三山”少数民族群

  刘子嘉

  “三山”(即月亮山、瑶山、麻山)是我省少数民族聚集的山区,涉及黔南州的6个县市19个乡镇,交通环境落后、医疗条件差。

  黔南州组建各级医疗机构巡回医疗服务队伍,重点对“三山”地区开展医疗服务。由州级、县级医院每月固定5天抽派专家到帮扶的县级医院或乡镇卫生院开展医疗服务,乡级医疗服务队每月固定3天到包村点坐诊。

  通过坐诊、查房、临床教学、手术示范、技术培训等方式,层层帮扶,实现医疗资源互通共享,促进“三山”边远地区医疗人才、技术管理等资源的纵向流通,提高山区医疗机构诊断水平和服务能力,让优质医疗服务技术下沉,让村民们可以放心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同时通过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方式解决村民钱少不敢看病的后顾之忧。

  黔南州人民医院、黔南州中医院、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及县级医疗机构组成的医疗服务队,来到山区乡镇卫生院坐诊,村民们喜上心头。“听说有大医院的专家在,我就赶来啦!”这是在惠水县王佑镇长安社区赶集日上两个村民交流的话语。专家来到家门口,生病不用再远走,一些患者生病要去大医院的就诊习惯正在悄然改变着。

  为方便群众看病,独山县积极探索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的模式,对全县卫生医疗机构重新进行了规划整合,将8所镇中心医院交由县级3所医院托管,在补充中心医院人力资源的同时,提升了县级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城乡一体化工作后,乡镇的服务能力渐渐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就诊人次、住院人次、医疗收入同比明显增长,解决了群众就近就医问题。

  除此之外,黔南州中医院与荔波县中医院、茂兰镇卫生院、佳荣镇卫生院、黎明关乡卫生院共同组建医疗联合体,黔南州出台《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等,促进了分级诊疗、有序就诊、便民就医格局的形成。

  思南县千名医生进村服务百姓健康

  黄秋云

  “张医生,你来了,赶紧坐,我去给你倒茶。”“不用麻烦了,我只是来看下你身体状况怎么样”。在思南县亭子坝镇幸福村,村民田维凤和上门服务的“包村医生”张波演绎了一幕和谐的医患关系。

  2013年,思南县在许家坝镇、板桥镇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得到国家卫计委高度肯定。

  2014年,该县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为目标,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把“千名医生进村?服务百姓健康”作为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主题,不断拓展升华,在全县范围推广以辖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公共卫生服务队(家庭责任医生团队)为指导、全科医生(乡村医生)为服务主体的“化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服务模式,取得一定成效。

  该县通过签订服务协议,明确乡村医生的服务内容、服务职责和服务时限,落实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补偿机制,调动乡村医生做好签约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坚持“五个一”标准,即“一乡一个服务团队、一村一名定点医生、一寨一个服务信箱、一户一张服务协议、一人一份健康档案。”乡村医生实行定村定时定对象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看病。

  据了解,“千名医生进村?服务百姓健康”活动效果非常好。2014年,思南全县共签约服务家庭127404户,覆盖506302人,签约率82.08%。活动开展团队巡回服务68次,发出“便民服务卡”6000余张,驻村医生开展进村入户服务活动8450余次,为群众提供不同程度的医疗卫生服务10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2014年县外住院就医同比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

  “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了群众生活更美好,下一步会创新工作方法,完善转接诊机制,把病人的医疗费用降至最低,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思南县卫生计生局负责同志如是说。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上周降水平均偏多八成 本周还有两场雨
下一篇:今年我省生源地助学贷款执行新政策 贷款金额提高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