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丹寨作风建设的“袋口”渐收渐紧。近期,纪检监察机关约谈了一名纪律散漫的乡镇干部,让其到所在乡镇纪委监察室“坐班”,通过思想教育和“纪律约束”端正其态度后,再返回原工作岗位。
无独有偶。雅灰乡某职工计划年底举办乔迁喜酒。因已调离雅灰乡数月之久,于是委托同事在QQ群上发邀请“喜函”。不料这一“公开的秘密”曝光后,乡纪委及时找其谈话,使该同志认识错误后道歉并主动取消备办酒席。
2009年9月至2015年9月,排调镇排调村委会对非本村人员到村委会“盖章”办事时,每次收取50元“村务管理费”,以增加村集体收入。6年间,共收取1250元。近期,纪检监察机关对这一违纪行为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并责成村委会全额退还所收到的“村务管理费”。
扬武镇某村干被举报“吃回扣”。反映说,某村干“帮助”个别村民申请农村危房改造时,索要一小点“辛苦费”作为“回报”。目前,镇纪委正在抓紧调查,如果情况属实,将作出严肃问责处理。
兴仁镇某职工私自以单位名义设立“互助金”,违规收取群众集资3年多资金未归还。经镇纪委约谈后,该职工归还了群众集资款3.972万元。
作风建设,重在抓早抓小。丹寨通过收紧“袋口”,让党员和干部懂规矩、守纪律,让便民惠民利民成为新常态。(黔丹云)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