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为要 民生为本
——我省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增长速度位列全国第一
1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2年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统计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显示,贵州省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由2000年的28.66%,上升到2012年的54.07%,年均增长5.43%,增长速度位列全国第一。
这一增速,高于西部地区同期的4.54%,中部地区同期的4.20%,东部地区同期的3.68%和东北地区同期的3.66%。
经济提速与民生改善比翼齐飞,贵州大地春潮涌动。
发展为要,“十二五”以来,贵州经济增速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多项经济指标取得重大突破,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时突破万亿元大关。2013年,贵州经济总量突破8000亿元,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
民生为本,保障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全力推进扶贫攻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居民收入5年倍增计划、医改5项重点改革任务完成......一系列重大民生政策的出台,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实现,让贵州人的日子越过越甜,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贵州发展与民生指数年均增长达到6.21%,成为我省发展升位最好的时期。后发赶超冲出经济洼地
回首2010年,即将迈入“十二五”的贵州,依然处于经济洼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落后全国7-8年、落后西部地区5年,城镇化率与全国水平相差16.2个百分点……
加快发展,冲出经济洼地,是贵州实现后发赶超的必然选择。
坚持走追赶型、调整型、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路子,贵州,迈开了后发赶超的脚步。
抢抓发展机遇,国发2号文件、批准设立贵安新区、把我省纳入长江经济带、列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推进试点省等一系列中央支持我省发展的政策和举措,为我省推动跨越提供了重要支撑。
改革激活发展动力。“引金入黔”成效显著,中信、浦发、招商、花旗、重庆、南充、兴业、光大等银行纷纷到贵州开疆拓土。“一企一策”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引进战略投资93亿元……
开放聚集发展要素。举办“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召开全国民营企业助推贵州发展大会……各方人才、资金纷至沓来,共谋发展,共襄盛举。
基础设施建设破除发展瓶颈,高速公路次第开通,高速铁路建设正酣,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T2航站楼建成投运,“一干十三支”机场布局雏形初显,交通建设的快速推进为贵州经济起飞铺就跑道。
“五个一百”工程打造发展平台,成为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的重要载体,通过实施产业园区成长工程,仅2013年,新增入园企业3700户。
十大工业产业、“五张名片”特色产业壮大实体经济,黔中经济区、贵安新区、9个市州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综合体建设书写城镇化新篇章……
既要“赶”,又要“转”。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中科院贵州现代资源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中心启动建设等重大项目的落地,不仅成为加快发展的发动机,更展现出贵州转变发展方式的不懈探索与追求。
以创新驱动推进转型。近年来,贵州通过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举办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开展院士专家集中援黔行动,组建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开展百千万科技特派员创业活动等诸多举措,聚集高端智力,力促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推动新型工业化。数据显示,2013年,贵州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650亿元。
以生态文明引领美丽贵州建设。瓮福集团在全球建成首套磷矿伴生碘资源工艺回收技术设备成为贵州大力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的缩影。在贵州,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吃干榨尽,变废为宝,打造绿色经济步履坚实。着力保护生态环境,2013年,我省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706平方公里。实施十二件环保实事,基本建成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39个园区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设施。
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贵州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2013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8006.79亿元,比2009年翻了一番以上,经济总量突破8000亿元,跃上新台阶,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情系百姓提高民生福祉
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创造惠及广大人民的经济增长。省委书记赵克志的话充满民生情怀。
专家指出,国家研究和编制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主要目的是树立以科学发展与民生改善为导向的发展观,将发展导向引导到质量效益改进和民生福祉提高上来。
近年来,我省直面民生关切,践行民生承诺,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近年来,一件件民生实事,一项项民生工程在我省强力推进,凸显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扶贫,是贵州“第一民生”。受益于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月亮山腹地的摆王村和摆拉村村民2013年整村搬迁到榕江县城,大人在城里打工,孩子在城里上学。2013年,贵州扶贫生态移民累计搬迁15万人,减少贫困人口166万人,改造农村危房40.1万户,竣工城镇保障房10.1万套、扶贫生态移民房3.6万套。
教育,是贵州最长远的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教育“四项突破工程”和“9+3”计划,让更多孩子享有公平的成长机会。2013年,受益于“9+3”计划的实施,当年新入学的中职学生,全面免除学费,贫困学生还能享受助学补贴。
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2013年贵州“十件民生实事”成绩单亮点频闪——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34元,分别增长10.5%和14.3%。
建成农村中小学学生宿舍120万平方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实现全覆盖。
城镇新增就业55.49万人。产业园区新增就业22万人。
城乡低保、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保险等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解决370万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
2014年1月,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省长陈敏尔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工作促发展,以“孺子牛”的态度帮基层惠人民。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00亿元,增长12.5%。
——2014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和15%;减少贫困人口15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
——2014年,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发展惠民,成果共享,贵州,奋进与幸福的乐章,正在奏响。(作者: 肖慧 张元斌)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