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丹寨县城江村有位“西瓜书记”——记全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潘坤莲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6-17 11:45:51  来源:黔东南新闻网  

  “当支书只想为群众多做些好事实事,多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这是潘坤莲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她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的信念与追求。

  潘坤莲,现年50岁,丹寨县兴仁镇城江村党支部书记,党龄17年。2003年10月,而立之年的潘坤莲,在矛盾纠纷突出、干群关系疏远、村级经济穷困的现实情况下,被推选为城江村党支部书记。为此,她放弃了在镇上经营20多年的商品批发铺,接下了城江村支书这个重担子。

  上任后,潘坤莲把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带领村两委成员走村串户,收集群众意见,结合本村村情,制定本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大力动员群众致力发展“一村一品”。

  在担任近十年的村党支部书记中,她把全部心思放在农村经济发展上,与村两委班子一道,带领群众种植西瓜,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西瓜书记”。

  城江村地处两州三县市接边地带,潘坤莲主动邀请“隔壁邻居”的麻江县城中村、都匀市甲登村共商“联防”之策,“三村”联谊、联调、联治,昔日“乱象”一去不复返,左邻右舍亲如一家。

  全村稳定,班子团结,仅仅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才是硬道理。2006年春节,在与王贵林、文荣才等返乡农民工闲聊时,得知他们在浙江主要从事西瓜种植,还掌握了西瓜种植的全套技术,潘坤莲顿感眼前一亮,何不让他们也在村里种西瓜?于是,她便动员王贵林等人留了下来,与自己一起在村里种起了西瓜。

  2007年,通过汲取第一次试种失败的教训和改良种植技术后,潘坤莲、王贵林等人试种的50余亩西瓜获得大丰收。“品质和产量都超出了预期。”这是潘坤莲上任以来最兴奋的事。

  在潘坤莲的带动下,2010年城江村西瓜种植户发展到23户,种植面积达300亩,水晶葡萄、猕猴桃、黑皮珍李等精品水果也逐渐形成规模。这一年,“城江村荣武果蔬生产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注册了“丹绿城江”西瓜商标。

  为鼓励群众种植西瓜和打开“城江西瓜”市场,她自告奋勇当起了义务推销员,骑着摩托车只身闯入凯里、麻江、雷山、榕江、都匀、三都等县市市场推介“城江西瓜”。

  “做这一切都是自愿的,因为我是一名党员。”潘坤莲说,在2008年至2010年的三年间,自己也不知跑了多少路,联系了多少客户、进了多少家超市,凭着那份执着和诚信,每到一处都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城江西瓜”很快打开了市场。目前,“城江西瓜”在凯里麻江雷山、都匀等县市已有固定的市场。

  天道酬勤。短短五年间,城江村西瓜种植户发展到了82户,种植面积800多亩;水晶葡萄、猕猴桃等种植户发展到了40户,种植面积550亩。同时,该村还形成了黑毛猪养殖、河道养鸭和农家乐等产业,“一户一业、一村多业”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2013年,城江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500余元。

  在谈到下一步打算时,潘坤莲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自己更加坚定了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到2015年,要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8万元,发展专业种养户100余户,建立大型养殖场2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

  “在潘书记的带领下,整个班子团结一心,敢闯敢干。可以说城江村的发展,离不开潘书记;没有潘书记,就没有城江村的今天。”城江村村委会主任蒙凡说。

  现如今,城江村正悄然发生变化,村容变了、道路通了、村民富了……(潘雪)

责任编辑:苏慕凉【收藏】
上一篇:践行群众路线 用“行动”来说话
下一篇:丹寨县开展对城关镇流动人口网格化管理培训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