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百里杜鹃“以煤养花”迎来“花样年华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12-02 08:42:36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六年跻身“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

  曾因景区分属两县带来管理不顺,眼前采煤利益导致杜鹃花资源受到破坏,旅游产业发展举步维艰的百里杜鹃,通过成立管理区党工委和管委会,成功探索出管景区与管社会“双管齐下”的旅游扶贫之路。

  地处大方、黔西两县交界处的百里杜鹃,集中连片的杜鹃花面积125.8平方公里,杜鹃花品种占世界五个亚属的全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天然花园。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百里杜鹃范围内非法小煤窑泛滥,不仅安全事故频发,也严重破坏了杜鹃花资源。“运煤重车压坏旅游公路,煤炭废渣污染环境,路边的杜鹃花树被煤尘染黑,粗大的杜鹃花成了煤井坑木……”非法采煤造成的环境灾难,一度让地方政府一筹莫展。

  为了破解煤炭开发与保护杜鹃花的矛盾,2007年7月,贵州省委、省政府立足于管景区与管社会“双管齐下”的工作思路,组建百里杜鹃党的工作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作为正县级派出机构,辖从大方、黔西两县划分过来的4乡56村近10万人,总面积500余平方公里。

  面对这项全新的事业,百里杜鹃党工委、管委会以“生态立区、旅游强区、工业富区、城镇带区、科教兴区”为发展主题,通过取缔非法小煤窑,招商引资扶持合法煤井做大做强,解决财政增收和当地农民就业。通过建花园式矿区,建运煤专线公路,让旅游路和运煤路各行其道,确保工业发展不对旅游产生负面影响。

  经过6年多的辛勤努力,百里杜鹃旅游条件大为改观。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大部分村组通水泥路,新建一批旅游步道、观光车道、大型停车场、观景设施和游客休息设施,建成一批星级宾馆和200余家农家乐、300余家乡村旅馆。

  6年来,百里杜鹃成功举办了6届国际杜鹃花节,共接待中外游客1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84亿元;农民旅游纯收入从成立之初的180元增长到2600元,增长13.4倍,核心景区农民人均旅游收入上万元。2013年10月,百里杜鹃成功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殊荣,成为我省第三个五A级景区。(作者: 刘莹 马刚)

责任编辑:陈合敏【收藏】
上一篇:陈敏尔会见香港新恒基集团董事局主席高敬德一行
下一篇:赵克志:扫除奢靡享乐之风 提振艰苦奋斗之气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