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降雨量分布不均喀斯特地貌不易蓄水 未来10年贵州更干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11-25 10:00:27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11月中旬,因为今年夏旱带来的影响,贵阳市花溪水库“见底”,贵阳南部城区居民家中停水数日,各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努力,积极调水支援恢复供水。据省气象部门统计,今年我省经历了大面积的、长达83天的夏旱。根据数据分析,贵州未来10年左右将处于旱涝交替频发期,之后至21世纪40年代中期将处于少雨阶段,可能会导致干旱频发。在夏旱常态化的背景下,贵州如何适应和应对显得尤为重要。

  背景资料

  1、喀斯特地形地表无法贮水

  贵州地处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复杂多变,气象灾害频发。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干旱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2009~2010年的夏秋连旱叠加冬春干旱、2011年的夏秋连旱和2013年的夏旱,给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损失巨大。

  贵州干旱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季风活动不稳定,导致降雨量在月、季分布不均匀,并有较大的年际波动;二是蓄水保水的能力差,贵州地貌土壤少、土层浅、裸岩多,加上喀斯特地形渗水结构,导致地表无法贮存水分。

  2、夏旱东部是重灾区

  根据1971~2000年平均夏旱总日数分布来看,贵州夏旱有东部多西部少和自西南向东北递增的分布特点。我省重旱区主要在铜仁市、黔东南州和遵义市南部;中旱区主要在黔

  南和遵义两州市的大部、毕节和安顺两市的东北部以及贵阳市;轻旱区主要在毕节和安顺两市的大部、黔南州的西南部;基本无旱或轻微旱区在六盘水市、黔西南州、毕节市南部和安顺市西南部。

  据省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干旱典型年是2013年、2011年、2006年。今年6月10日就进入夏旱期,是10年来干旱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夏旱总日数达83天)的一次。从地区分布看,2013年和2011年夏旱均为全省性大旱,2013年特旱面积更大些,2006年重旱区主要在北部地区。

  从历年来的统计数据来看,我省夏季温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上世纪60年代初期温度较高,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温度较低,80年代温度较高,90年代温度偏低,21世纪初温度处于上升期,2013年的平均24.8℃为历史最高值。

  省气候中心气象专家许丹介绍,今年夏天,全省降雨量为338.3毫米,比常年同期相比,平均偏少了39.9%。统计表明:贵州夏季降水变化呈微弱下降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60年代降水偏少,70年代降水波动较大,80年代处于降水偏少期,90年代处于降水偏多期,21世纪来的13年降水处于偏少期,2013年339毫米和2011年253.8毫米仅次于1972年283.6毫米,排历史第二和第三位。

  根据数据分析,贵州近年来干旱频繁发生,且未来10年左右将处于旱涝交替频发期,之后至21世纪40年代中期将处于少雨阶段,可能会导致干旱频发。在这样的气候趋势下,夏旱发生频次增加、影响范围扩大、开始时间偏早和持续时间延长,从影响农业为主扩展到影响林业、牧业、工业、城市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如何适应和应对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加强应对。

  应对干旱:气象局长提“向以色列学习”

  对于如何治旱,谈到如何适应和应对干旱,省气象局局长赵广忠开出一剂良方——“向以色列学习”。

  赵广忠说,以色列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271立方米,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且雨热不同季。但是由于发展了先进的节水用水技术,“不毛之地”变成了“粮果之乡”。该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一是管道引水,形成网络;二是咸水淡化,多方集水,微咸水、生活污水和暴雨洪水被称作边缘水,是人类未来的新水源;三是电脑微灌,系统控制;四是严格管理,循环利用。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贵州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均在1100毫米以上,四季分明、雨热同季,自然气候条件较以色列好得多。未来,贵州要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立体气候特点,开展差别化生产,以应对干旱变化的试验为示范,积极引导现代农业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坚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趋利避害,贵州农业就会发展成为中国的“厨房”。(作者: 石开银 赵晓娅)

责任编辑:陈合敏【收藏】
上一篇:贵州首家经银监部门批准的民营经济特色支行落户贵阳
下一篇:贵州旅游景区导游词美文大赛 50篇获奖作品网上公示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