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贵阳市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观察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10-30 09:25:08  来源:贵州日报  


美了乡村 富了乡亲

——贵阳市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观察

  10月27日,贵阳市30公里外的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下院村。陈金其正在他的“原浆坊”里张罗布依族米酒。偏坡乡村生态旅游兴起后,陈金其专门做布依族米酒出售,已经有几个年头。

  “我们这个酒每公斤能卖16-24元,两公斤大米能做出1.5公斤左右的酒。”陈金其说。“上月我刚进了1000公斤大米,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在卖酒的同时,陈金其一家还经营农家乐。临街一前一后的两栋房屋,庭院干净整洁,极具布依民居特色。让从城里来的游客们羡慕不已。

  陈金其家门前的青石板街上,来来往往的游客中,一对情侣王光荣、石文艺正忙着拍婚纱照。他们是专程从城里赶到这里来拍婚纱的。“这里很有民族特色,大景小景都好,已经成了我们的婚纱摄影基地之一。”摄影师说。

  生态变美,百姓变富。过去曾经被列为贵阳市最贫困的三个乡镇之一的偏坡,通过抢抓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机遇,充分发挥生态、民俗优势,大力发展民族生态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走出了一条利用生态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抢抓机遇 生态立乡

  “偏坡地处贵阳市北面,与黔南州龙里县的谷龙乡和醒狮镇接壤。”偏坡乡党委书记刘杨说,因为地处边缘,加上是少数民族地区,偏坡曾经很贫困,一度成为乌当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困则思变。无筋棒豆种植热过后,偏坡该怎么发展?偏坡乡党委政府在不断探索。2000年以后,偏坡开始试探发展乡村旅游。

  “偏坡乡21.93平方公里,当时的森林覆盖率接近60%。”乡人大主席彭时全说,乡党委政府开始着手在生态优势上做文章。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偏坡乡党委政府看到这是推进乡村旅游的难得机遇。而怎样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很好结合起来?偏坡乡党委政府班子认为,首先要做好规划。

  “我们带着这个想法找到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时,专家们感到很惊讶,说他们还没做过乡一级的规划。”彭时全说。“但他们对我们的想法也很感兴趣,答应帮我们做。”

  就这样,偏坡乡自筹资金30万元,结合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先后完成了《偏坡乡上下街村庄整治规划》、《偏坡乡村落建筑保护导则》及布依族花歌场、民族学校等项目的规划设计,为指导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30万元的规划,让偏坡乡挖到的“第一桶金”就是300万元。

  “贵阳市委作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后,对规划高度重视,偏坡按照规划上报的项目,第一次就得到了300万元的村庄整治项目经费。”刘杨说,300万元在一个乡里可不是小项目,这更坚定了偏坡乡的信心。

  “道路硬化、环境绿化、庭院美化、路灯亮化、卫生净化、民居民族化、风景田园化”,按照生态立乡的理念,偏坡乡一面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一面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七化”成为推进措施。

  近几年,偏坡乡把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先后整合上级资金1800余万元。2011年以来,偏坡乡共恢复植被面积1330余亩,在各自然村寨实施了大环境综合治理。到今年森林覆盖率超过了64%。

  “现在的偏坡,电网实现了升级改造,进寨路、串户路已全部按民族风格升级改造;电视、电话、网络全部安装到自然村寨,水、电安装到户率100%。完成了民族花歌场、生态健身场、生态旅游乐园、青石板路等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的基础设施建设。65%的村寨铺设了雨污分流官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力争在明年达到100%。”刘杨说。

  发挥优势 旅游兴乡

  毛应乾2004年结婚时,已经在贵阳各大酒店当厨了多年。

  这一年,他的工资涨到了3200元。也在这一年,偏坡乡的干部们发动有厨艺的他回偏坡老家办农家乐。

  这一回来,毛应乾再也没有出去过:“我回来时,村里没有一个年轻人,现在80%的都回来了。”

  10月27日,记者来到他办的“龙凤园”乡村旅舍,三层的楼房,23个房间。“旅游旺季时还不够住。”毛应乾说,城里的游客,大都周五过来,上山采摘野菜,回来自己做饭,体验乡村生活,周日再回去。而重庆等地的避暑客,一来就住一到两个月。

  毛应乾这栋房子修建于2009年。“花了40多万,有10多万是养猪赚的,其余都是农家乐的收入。”毛应乾说,2008年猪肉上涨时他家养的猪赚了一笔。

  “我这房子一建好,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就在乌当召开。乌当区重点打造‘泉城五韵’乡村旅游品牌,偏坡就是其中一韵‘醉美偏坡’,客人来得一年比一年多。”毛应乾说,去年他家杀了4头猪做腊肉,又花了4万多元买了100多个猪腿和300多斤猪肉做腊肉,到现在全部用光了。

  围绕“醉美偏坡”这一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在上级的支持下,偏坡乡努力打造“4A”级旅游景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扶持农户发展农家乐30余家,每天能同时接待3000人。

  统计显示,自2010年以来,全乡共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以生态乡村观光为主的乡村生态旅游成为推动偏坡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

  乡村旅游带来的还不只是让农家乐挣钱。乡村旅游发展起来后,偏坡的百姓们发现,他们的农产品好卖了。

  陈玉雄结合生态修复,在承包的荒坡地上种植了30亩猕猴桃。去年第一年挂果,国庆节期间正是成熟的时候。游客纷涌而来,国庆节还没过完,果园已被游客采购一空,卖了30元一公斤。

  记者在偏坡乡的市场上看到,村民们拿来的土鸡蛋,卖到1.5元一个,游客们照样抢着买。而在城里卖得较贵的蔬菜类,在这里不但新鲜却还相当便宜,对游客吸引力照样不小。

  统计显示,在偏坡全乡人均纯收入中,有25%的来源于“醉美偏坡”生态乡村观光旅游直接收入或相关附带产业收入。去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大关。

  外面的人到偏坡来玩,有了钱的偏坡人到外面去玩。偏坡村今年77岁的罗忠富说,村里成立了老年协会,村里老人们先后到过香港、台湾、青岛、西安等地。“明年我们打算要出国去旅游呢!”

  打造特色 文化活乡

  走进偏坡村的“濮越古居”书屋,古色古香。

  今年76岁的屋主陈廷超从里屋迎了出来:“‘濮越古居’并非书屋别墅,真正意义上说,是一户乡村旅游的农家乐,但正因这些文化韵味,成了‘濮越古居’招徕游客的最好招牌。”

  “几年前,乡里要在农户家里建农家书屋,大家都不愿意建,因为这不但要占一定的空间,还得要有时间来整理书籍。”最后,作为退休乡村教师的他,责无旁贷地接下了这份活儿。

  这一无心插柳之举,不想竟成了他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书屋的对面,还有一栋保护完整的300多年的布依特色古居。墙上还挂着多位各级领导到古居的照片。如今,农家书屋和布依古居,构成了“濮越古居”独具特色的“文化双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驻足。几年间,陈廷超一家就赚钱易地另建了一栋更大房屋来办农家乐。

  “看到自家的民族文化能吸引游客,村里的农家乐都主动往文化方面靠,尽量做得有文化味道,有文化特色。”周晓荣说。

  “房边布依歌声润南北,楼前步行街道贯东西。”走在偏坡古色古香的乡村小巷,各家各户都挂着雕牌对联,极具文化特色。

  走进“醉饮人家”,又是另一种风味。为了吸引游客,这户农家乐搞起了布依族酿酒和纺织工艺展示。在“民乐作坊”,却又看到另外一种模式,专事布依族民族乐器制作的“坊主”在接揽定制民族乐器的同时,做起了民间文艺表演的经纪人。有需要看布依族民族文化表演的游客,一个电话打过去,他很快就能拉来一支表演团队。

  “布依山歌不仅能娱人,布依山歌还能生钱。多年的努力,偏坡布依山歌终于变成钱了!”陈廷超感慨道。“以前乡干部们与大家谈用布依族山歌赚钱,村民们还不大相信。”

  “以前是政府千方百计保护民族文化,进行文化建设,现在是群众自发保护文化、开发文化。”刘杨介绍,目前,全乡有舞蹈、民间工艺等4个协会8支队伍,参加人数达400余人。乡里的学校,课间操一半时间做广播体操,一半时间跳板凳舞。乡里专门请了布依族民间艺人研制了一套跳板凳舞的乐曲,学生们跳板凳舞的热情高涨。

  ……

  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乡。如今的偏坡,青山满眼绿,家园日日新。(王太师)

责任编辑:陈合敏【收藏】
上一篇:渝黔高铁遵义段全线开工
下一篇:55家基层医疗机构接受400余万医疗器械捐赠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