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遵义市新蒲新区“五子登科”惠民生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10-03 10:22:50  来源:  

        秋阳艳照,晴空爽朗。

  9月29日,走进新区“五个一”政策落实办公室,简朴的板房工作区里,前来咨询办理经营性资产配置门面手续的农民络绎不绝。随着还房小区陆续建成,新区第一批经营性资产配置工作同步启动。不少被征地农民前来办理手续,渴盼已久的甘霖洒在他们的心上,做梦也没想到,解决长远生计的大事如今变成了现实。

  “当前兑现的是被征农民门面的事情,也就是经营性资产,张贴公告出来后,老百姓积极踊跃,每天有40到50人左右来我们办公室咨询办理。”新区社会事业管理中心主任、“五个一”政策落实办公室副主任张丽说,由于人多门面少,出现了一个门面多人选的情况,工作人员在收集、登记被征地农民的基础数据后,按照公开、公平、合理的原则,择期通过抽签摇号方式确定被征地农民购买的门面位置。

  据了解,此次经营性资产配置的门面位于新蒲新城一号还房小区,共251间门面供被征地农民选择,分为一层和负一层营业房。为了减轻被征农民的负担,在门面价格上,新区还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被征农民每人有8平方米的优惠价格,如果在8平方米以内,按公布出来的优惠价格付,如果超出8平方米以外,按设置的评估价来付。张丽说,农民对经营性资产关注最大的就是资金的组成,新区出台的政策分两部分,一是建设评估价,二是个市场评估价,这两个的总和再除以二,然后70%由群众自己出,30%由政府买单。

  新蒲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把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就医、养老、子女就学等民生问题,

  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扎实推进。近年来,出台且实施的“五个一”惠民政策明确规定: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区财政每年为其缴纳100元的基础养老保险金,同时保障失地农民收入不减,新区动员失地农民将每亩征地费按自愿原则,分1万元至4万元四个档次缴纳到补助基金专户后,每个月可领100元至400元的基本生活费;为保障失地农民的长久生计,新区在规划区(还房小区内)规划建设市场、经营铺面等经营性配套设施,以建设成本计价,由所在村(社区)以土地补偿费中集体留成部分资金购置经营性资产量化到组,组量化到被征地农民,使被征地农民有一份经营性资产;被征地农民子女就读高中后解决其学费,每人平均一学期解决1400多元;考入大中专院校及研究生的,奖励幅度2000元至2万元不等;在医疗保险方面,动员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区财政为其缴纳个人自筹资金;被征地农民可享受短期就业培训,培训补贴标准每人1500元,由新区直接划拨培训机构,对于自主培训的农民,凭技能签定书,按就业培训费总额的70%发放培训补贴。

  今年8月22日,新区管委会举行被征地农民子女考入高等院校一次性奖学金发放仪式,123名被征地农民子女,分别获得5000元到2万元不等的助学奖励,共计80余万元。据介绍,两年来,在新蒲新区,像孙榜衍一样获得助学奖励的被征地农民子女达到251名,共获得助学金180多万元。受资助学生中有研究生5名、本科生150名、大专和高职学生96名。

  到目前,新区已安排178失地农民当上环卫工人,53人到遵义医学院新蒲校区就业,遵义四中新蒲校区就业招聘正在进行;失地农民自主就业培302人,补助资金45万元;办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补助4户16万元,现正办理缴费20余户;办理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贴资金92.72万元。

  一份养老保障,一份经营性资产,一份子女就学补助、一份医疗保险补助、一个就业岗位和就业培训补助,如阳光雨露播洒进新区失地农民的心田,他们亲切地把“五个一”惠民政策比作同步小康的“五子登科”。

  记者手记:

  当下,工业化、城镇化大背景下的开发区建设如火如荼,因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等引发的矛盾面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如何解决他们的现实困难和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等民生问题,事关社会稳定和发展。如何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遵义市新蒲新区实施的“五个一”政策从农民短期、中期和长期生计全方位进行系统解决问题的做法和经验,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值得借鉴和学习。

责任编辑:杨萌【收藏】
上一篇:十一黄金周第一天 贵州接待游客143.81万人
下一篇:国庆期间建设者们加班加点建设竹林坳大桥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