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贵州 双重变奏引领赶超之路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8-10 11:11:11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转型发展促赶超

  在守成与创新之间,选创新。在国有与民营之间,更加重视民营经济……既要“赶”又要“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调整也是改革。当下贵州,正在演绎一曲主题鲜明的“双重变奏”。变奏的最强音是以改革促开放,以调整促转型。

  何谓“双重变奏”?面临双重机遇:外部机遇聚合,内部机遇凸显;拥有双重优势:比较优势明显,后发优势突出;肩负双重任务:既要“赶”又要“转”。这是一个新起点,也是一个转折点。

  一方面是“赶”,实现后发赶超。

  根据钱纳里工业发展阶段理论测算,贵州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快速迈进的阶段,工业化进程落后全国10年左右。2010年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被视为贵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水岭。经过几年高速增长,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跃居全国第一。

  交通瓶颈逐渐突破,为发展增添了动力。到2012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作为“主动脉”的高速公路,过去5年新增1670公里,总里程达2600公里,60多个县实现了高速连接。

  另一方面是“转”,实现转型发展,力求转向集约,转出特色,转为绿色。贵州的选择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集聚与散乱之间,贵州选择集聚,不走“先散后聚”的弯路。

  “5个100工程”,是贵州重点打造的发展平台。100个产业园区、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100个旅游景区,让特色、集聚、循环发展成为可能。

  就在5年前,省经信委在帮助制定全省第一个产业园区长田园区的规划时,还只能“偷偷摸摸地做,所用名字不得不叫做中小企业成长示范基地”,宛会东回忆说。5年后,全省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达111个,入园企业近7000户。

  在“轻”与“重”之间,贵州减重就轻,着力擦亮“五张名片”。

  贵州人常开玩笑说,贵州有“一栋楼、一棵树、一瓶酒”,也就是遵义会议会址、黄果树大瀑布、茅台酒。如今,贵州亮出白酒、烟草、茶叶、特色食品和民族制药“五张名片”,尽显其“天生丽质”。去年全省轻工业占比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在粗放与集约之间,贵州选择集约,走循环经济之路。

  泥煤、矸石一起发电,粉煤灰做标砖,废水闭路循环,地处深山的贵州黔桂天能焦化公司,实现了废水废气废渣“零排放”。“煤都”六盘水一度几乎变“废都”,发展循环经济使其成功转型,避开了“资源优势陷阱”。

  在国有与民营之间,贵州更加重视民营,唤醒沉睡资本,激发民间活力。实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去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23.5%,占全省生产总值达40%。

  在守成与创新之间,选择创新。贵州不失时机地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以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财税管理体制改革等,增强了发展活力和城乡魅力,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八方人才。贵州朗玛科技公司,依靠一群年轻人,成功上演升级版的“中国合伙人”故事。 15年前创业的第一、第二、第五名员工,如今都还在公司挑大梁。

  城镇化建设则体现了另一种创新。“没地方摊大饼,但可以蒸小笼。”贵州规划建设黔中城市群,推进贵安新区建设,走有特色、集约型、生态化的山区城镇化道路。这样“一笼一笼蒸出”的小城,城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绝对“秀色可餐”。

  转型倒逼改革,贵州正在路上。

责任编辑:凌忠云【收藏】
上一篇:镇宁蒙正苗族将举办“跳花节” 看射弩观斗鸡
下一篇:我省启动白蚁防控研究——专家组赴黔西南调查蚁患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