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省第八届旅发大会姗姗走来,凉都精心修饰,出落得更为精致靓丽。然而,新晋美女能否青春永驻、魅力永存,还得看看保养的功夫。8月5日,记者走进凉都六盘水,踏入这座贵州边缘的城市,见证其近年来城镇化发展的卓越成果。
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引领清洁能源发展
六盘水作为全国60个资源型城市“因煤兴市”、“因煤立市”,在煤炭开发和建设中已经走了几十年。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也因采煤造成地质灾害频频发生,空气受到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
面对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和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近年来,六盘水市紧紧把握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攻坚的机遇,发挥能源基地优势做精做强能源工业,积极从资源型经济改走循环经济路线。
“坚决关停取缔小火电,大力发展以清洁能源和固体废弃物为燃料的风能发电、水电、瓦斯、煤泥、煤矸石发电项目,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六盘水市委书记王晓光表示。
在六盘水市的经济发展中,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已初步形成洗煤煤泥干化利用、矿井水治理回收利用、焦炉煤气掺烧发电、余热余压发电、粉煤灰制新型墙体材料、冶金废渣制矿渣微粉、煤矿瓦斯发电及浓缩灌装民用、煤矸石发电等循环发展模式。
王晓光说,力争到2015年,将六盘水打造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将钟山、盘县打造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示范县。
加大石漠化治理力度还家园一片绿色
六盘水市是贵州省石漠化重灾区,石漠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拦路虎”和生态危机的头号障碍因子。面对严峻石漠化形势,六盘水长期坚持把石漠化治理作为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近年来,六盘水市以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为重点,巩固天保、珠防等生态工程建设成果,全面推进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突破抓好城镇公共绿地、交通沿线、城市周边、景区景点绿化建设,提高城乡绿化率。
同时,大力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加强对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和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保护,走出一条符合六盘水实际、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路。
百倍努力换来都市的“漂亮转身”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六盘水作出了实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战略,打造现代特色都市。按照“一产抓特色、二产抓转型、三产抓高端”的思路,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主导产业更加突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力推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
市委书记王晓光提出,在“一产”中,全面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草地畜牧业在养殖业中的比重和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大力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尤其是在“二产”中,王晓光提出,六盘水发挥矿产资源优势,按照“立足煤、依托煤、跳出煤、超出煤”的思路和“基地化、规模化、多联产、全循环、低能耗、高出产”的要求,用足用活“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政策机遇,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附加值,实现工业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而在“三产”中,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打造“中国休闲度假目的地”、“喀斯特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山地康体养生度假胜地”,实现旅游业错位发展。
借旅发大会的东风,六盘水市精心打造的牂牁江风景名胜区、野玉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妥乐古银杏风景区等景区,将以美轮美奂的面貌在旅发大会期间精彩亮相。
如今,旅发大会的召开已经进入倒计时。从7月1日到8月31日,钟山区城管局采取车巡、步巡等方式,分白班和夜班组全天候开展环卫整治,决心“大干三十天、决战三十天,彻底改变城市容貌”,将凉都这张名片以最好的姿态,展示给前来参会和消夏的外地宾客。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