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贵人善行 让爱延续 构筑精神上的大美贵州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3-15 11:06:55  来源:金黔在线  



  舍论坊谈

  贵人善行

  擦亮美丽贵州

  善行是一份精神大餐,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分享于人,充实自己,温暖社会。而我们百般向往的那条和谐社会之路,不正是靠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芒的善举,一点一滴铺就起来的吗?

  贵人善行年年有,近年来特别多。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和民风淳朴的人文环境,塑造了一代代情怀朴实、心地善良的贵州人,贵州人内心的温情、慷慨,他们的善举和勇气超越平凡,是提振贵州人精神自信的有生力量,无疑为建设“美丽贵州”打开了一扇向阳的窗口。

  干“背篼”这份苦力活儿,生活本已不易,可杨文学却把自己做了38年“背篼”所挣来的血汗钱,捐献家乡修公路,自己清贫一生;见义勇为的张槐乾,关键时刻“飞腿”出击,让行凶者束手就擒,从而避免了更多人员的伤亡;“80后”女孩钟晶,放弃省城优越的工作环境,坚守偏远乡村,用医学知识和爱为十里八寨的乡亲治病,被誉为“最美乡村医生”;“90后”女大学生杨艾菁,通过“戒指换教学楼”活动,圆了山里孩子的课堂梦……一桩桩善行,冲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无力者有力。

  而在我们身边,许许多多关于真善美的真人真迹每天都在上演,他们源源不断地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这些生活中的平凡人,却做着不凡事,正是他们不计报酬,用自己的善行践行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善行,也许是一句良言、一笔救济款,或者是一个公益项目,但在爱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潘文贵(贵州民族大学学生)

  贵人善行

  群体“多元化”

  3月5日“学习雷锋日”到来之际,贵州省多部门联合开展“贵人善行——颂最美精神做最美贵州人”主题活动,无疑是学习继承雷锋精神和歌颂好人善举的重要活动,通过深入开展“贵人善行”主题活动,肯定能使贵州的好人善举更多,使贵州最美精神、最美行动的人更多。

  近段时间,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在“贵人善行”的群体中,不仅有年过半百的“贵州农民工慈善助养院”创办者杨美学,还有拾金不昧的粉店老板唐大姐,更有乐于助人苦寻三个多小时送三岁小女孩回家的“90后”。“贵人善行”群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对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十分有利,令人欣慰。

  杨美学创办“贵州农民工慈善助养院”6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接纳98位老人,杨美学亲自为其中的50余位老人养老送终,其中年纪最大的94岁。杨美学的善举既感动着贵州也感动着中国,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地方涌现“慈善助养院”,并使之成为各地妥善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拾金不昧的粉店老板和乐于助人的“90后”高中生,他们的善行都是在弘扬贵州精神,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将助人为乐作为一种享受,他们深知,热心行善要比冷漠无情甚至为非作歹要强万倍。

  通过开展“贵人善行”主题活动,可以发现和宣传更多的好人善行,让人们都认识到好人善举对社会的益处、冷漠无情对社会的危害,也让更多的人都加入到“贵人善行”的行动中,使“贵人善行”群体“多元化”的趋势不断扩大,只有这样,我们将最美精神发扬光大,构筑和谐幸福的大美贵州。 范军朝(交警)

  贵人善行

  让爱继续

  地处西南的贵州,就有这样一群人,堪称新时代的“活雷锋”。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家庭,然而,他们共同创造了黔地的一份份感动,展现了一重重难以名状的爱。

  遵义县沙湾村农民郭永芳84岁高龄,住在破旧的木板房里,生活俭朴,但他的心是火热的:出钱修路,给村庄带去希望;赠物资,发现金,送免费热茶,给困难群众带去贴心的温暖;出钱资助大学生,给国家社会输送人才……目睹这名普通共产党员的种种事迹,让我们在他平凡的举动中,顿感那份感动,那份甜到心底的美好。

  16岁少女姚红星,在危难之际,甚至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孩子,奋力救出了三名儿童后还在日记里自责没有救出更多的人。大方县普通农村妇女安金凤在自己家里,看到一个装有十几万现金的黑色皮包,转身就和家人商量交给警察寻找失主,给社会补上了诚信一课!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记住这些“雷锋式”的人物,记住生活中带给我们诸多感动的最可爱的人。

  贵人善行,让爱继续…… 曾平(贵州民族大学学生)
 

责任编辑:谢星【收藏】
上一篇:民营经济一路高歌 贵州投资环境渐入佳境
下一篇:贵州代表委员议 城镇化特色为先集群带动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