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世界经济论坛东亚会议关注缅甸发展前景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柳青):世界经济论坛东亚会议6日在缅甸首都内比都正式开幕。这是世界经济论坛首次在缅甸召开会议,缅甸的改革进程和发展前景成为本届会议的最主要议题。一方面,国际投资对于缅甸的增长潜力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另一方面,缅甸的经济、社会现状仍然面临非常艰巨的挑战,如何能够使增长惠及民众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本届会议对现阶段缅甸问题的讨论焦点。
“我不觉得有什么挑战,这里已经有机场了,现在飞机就可以降落在这儿。这是个不错的开始。”这是亚洲最大的廉价航空公司——亚洲航空首席执行官托尼·费尔南德斯6日在内比都向媒体介绍亚航在缅甸发展现状。世界经济论坛东亚会议当天在内比都正式开幕,作为这次会议的联合主席,托尼·费尔南德斯在新闻发布会上头戴亚航的标志性鲜红棒球帽,表现出对进军缅甸市场的极大信心。
与托尼·费尔南德斯一道参加本届世界经济论坛东亚会议的还有来自全球55个国家的超过1000名政界、商业、学界人士,缅甸这块被誉为东南亚最后的“空白”本身就是这届会议最大的招牌。在6日的会议开幕式上,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表示,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理位置是缅甸发展的基础,他对于缅甸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我认为缅甸是幸运的,你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缅甸的邻国有很多成功的发展经验,你们可以复制这些经验,缅甸的发展就会加速。”
正如施瓦布所说,作为拥有超过6000万人口,拥有丰富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国家,缅甸的发展潜力毋庸置疑。然而缅甸的经济现状却不容乐观。近年来,虽然缅甸的增长速度有提高,但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仍处在较低水平,缅甸劳动力生产水平比其地区近邻低百分之七十,人口受教育程度平均仅为四年。目前,缅甸人口的70%为农村人口,其中大部分处在贫困之中。作为本届世界经济论坛东亚会议联合主席之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女士认为,经济发展必须要以社会发展为目标:“我想缅甸将迎来工业化的大发展,不过从全球经验来看,工业的增长和消除贫困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地引导工业增长的过程,在缅甸获得的利益必须能够反哺这里的教育、健康、社会保障、职业技能训练等等。”
海伦·克拉克认为缅甸消除贫困的希望在于发展农业。她认为缅甸拥有非常适宜农业发展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但是目前缺乏对于缅甸农业的投资,来帮助缅甸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对于这一点,百事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卢英德女士当天向媒体介绍,百事公司已经在缅甸开垦了土豆种植基地,作为投资缅甸的多种方式之一。百事公司在2012年8月宣布重返缅甸市场。卢英德表示,跨国公司在缅甸投资和发展,除了赚钱,也要担负责任:“我们现在都站在缅甸发展的起点上,向百事这样大跨国公司到缅甸来发展,既要赚钱,又要让缅甸的民众与社会受益,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实现有责任的增长是我们在缅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目的是要在追求经济目标的同时参与缅甸的国家建设。”
这次是缅甸首次承办如此级别和规模的国际会议。从开启改革大幕到现在吸引上千名“利益相关者”云集内比都,缅甸用了不到4年时间。然而缅甸极度匮乏的基础设施、尚待健全的法律制度、复杂的民族和宗教冲突也不容忽视,因此不少参会者也对缅甸的发展前景持观望乃至怀疑态度。在当天的会议开幕式上,缅甸总统吴登盛向所有的与会方强调,缅甸旨在推进改革,惠及民众和社会的决心,并呼吁国际社会保持对缅甸的信心:“你们在缅甸历史进程的关键时期来到这里,我们正在努力从军人统治向民主转变,致力于结束从1948年独立开始的国内冲突,告别中央集中的经济制度,建设自由市场经济。我希望缅甸的民众和经济社会能够共享缅甸的繁荣。”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