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火星一号”机构21日发表声明回应相关质疑,声称该计划是“一个严肃的太空任务,且正取得积极进展”,但该声明是否能打消众多疑虑仍存在未知数。
按照该机构此前提出的计划,至少需要耗资60亿美元来实现在2023年将首批移民送往火星的目的。如此大规模的科学项目,该机构希望通过电视选秀、捐赠等方式来募集资金,同时只提供单程前往火星的“有去无回”之旅,引发了诸多质疑。
有质疑认为,现有技术并不足以将人类送往火星定居。该机构就此在声明中说,“我们的计划是复杂且雄心勃勃的,但它基于今天现有的技术是可能的,从蓬勃发展的全球私人太空产业来看也是可行的。”此外,声明还列举了一些知名专家成为这一计划的顾问,以及已签订一份技术协议等进展。
但是,航天专家在今年5月于美国举行的一次火星专题会议上表示,无论在科学技术领域还是在政治经济层面,通往火星之路都面临巨大挑战。而最新调查也显示,71%的美国人相信20年后美国才将实现载人登陆火星。
尽管如此,这份声明强调,“火星一号致力于让首批移民在2023年登陆”,但同时坦承“没有任何对于项目进度的保证”。
声明介绍说,目前该机构的“核心团队”已经有了10名成员,他们现在在荷兰阿默斯福特的一处办公楼里租用了“灵活”的办公场地以适应“扩张的团队”,之所以使用机构负责人之一兰斯多普的住处作为在荷兰商会的登记地址,是因为租用的办公场地地址不允许被用于商业登记。
虽然书面声明列举了种种理由,以回应就“火星一号”计划真实性的质疑,但显而易见的是,与美国航天局和欧洲宇航局这样专业的太空探索机构相比,“火星一号”的团队规模显然是太小了,且各项工作都还是未知数,这份声明能在多大程度上打消众多质疑还未可知。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